欢迎来到武汉易学大讲堂 大六壬视频、八字视频学习,风水实战函授、汉派六爻函授皆为国内最高水平!为客户起名字、批八字、合婚、择吉日、测日常百事、看风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易学研究 > 易学人物

大家说易

现代易

学易经

易学基础

易学人物

易学专家

易学人物 明代(之二)

来源:作者:admin时间:2013-09-27浏览次数:1160
  朱升 梁寅 叶子奇 胡广 刘定之 王恕 胡居仁 王守仁 马理
??? 黄芹 梅鷟 薛侃 金贲亨 崔铣 韩邦奇 吕楠 舒芬 杨爵 唐枢
??? 丰坊 薛甲 胡经 吕怀 卢翰 来知德 李贽 焦竑 陈第 贺沚
??? 朱升(1299—1370)元末明初学者。字允升,休宁(今属安徽)人。学者称枫林先生。元末住池州路学正,隐居石门。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克徽州(今安徽歙县),由邓愈推荐,召见问时务,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为朱元璋所采纳。吴元年(1367),任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洪武元年(1368),进翰林学士。不久,请老归里。精于经学,著《周易旁注图说》。是书冠以图说上下二篇,上篇共八图,下篇全录元代萧汉中《读易考原》之文,万历中姚文蔚易其旁注,列于经文之下。后仅有八图,余皆尽散。为敷衍陈抟之学无可取。另有《朱枫林集》。
??? 梁寅(1309—1390)元末明初学者。字孟敬,江西新喻(今新余)人。世业农,家贫,致力于学,博通《五经》,累举不弟,遂弃去。辟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儒学训导。元末战乱,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他就征,时年已六十余。在礼局中以讨论精审为众所推服。书成,将授官,以老病辞归,结庐石门山,四方之士多从学,学者称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曾说“清、慎、勤”为居官三字符。说《易》以程颐《伊川易传》主理,以朱熹《周易本义》主象,稍有异同,即融会参酌,合以为一,又旁采诸儒之说而阐发之。其诠释经义,平易近人,言理不涉虚无,言象不涉附会,大都本日用常行之事,以示进退学得失之机,故简切详明,与他家迥异。著有《周易参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石门集》等。
??? 叶子奇 明初学者,思想家。字世杰,号静斋,又号草木子。龙泉(今属浙江)人。从王毅求学。元末与青田刘基、浦江宋濂同为浙西著名学者。明初任巴陵主簿,因讼事株连下狱,用凡磨墨著成《草木子》。反对佛道思想。扬雄《太玄经》拟《易》而作,子奇独谓其书附会律历节候而勉强其合,历举未通者八条,以说明其阐明易理不够,扫除星历之说,并另为诠释,以正宋衷、陆绩旧注之讹,犹如说易之家废象数而言义理。著作另有《太玄本昌》、《静斋集》。
??? 胡广(1370—1418)明学者。字光大,号光庵,谥文穆。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永乐五年(1407)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诏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进文渊阁大学士。两次从明成祖出塞北伐,时召帐殿与语,以文墨论议备顾问。制文册典多出其手,善书,行草尤善。奉敕撰《周易大全》,取材于天台董楷《周易传义附录》、鄱阳董真卿《周易会通》、双湖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云峰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四家之书,刊除重复,汇编而成。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笃守南宋朱熹之易,其说颇谨严。董真卿则以北宋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而博采诸家为辅,其说颇为完备。另著有《胡文穆集》。

#p#副标题#e#;">  朱升 梁寅 叶子奇 胡广 刘定之 王恕 胡居仁 王守仁 马理
??? 黄芹 梅鷟 薛侃 金贲亨 崔铣 韩邦奇 吕楠 舒芬 杨爵 唐枢
??? 丰坊 薛甲 胡经 吕怀 卢翰 来知德 李贽 焦竑 陈第 贺沚
??? 朱升(1299—1370)元末明初学者。字允升,休宁(今属安徽)人。学者称枫林先生。元末住池州路学正,隐居石门。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克徽州(今安徽歙县),由邓愈推荐,召见问时务,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为朱元璋所采纳。吴元年(1367),任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洪武元年(1368),进翰林学士。不久,请老归里。精于经学,著《周易旁注图说》。是书冠以图说上下二篇,上篇共八图,下篇全录元代萧汉中《读易考原》之文,万历中姚文蔚易其旁注,列于经文之下。后仅有八图,余皆尽散。为敷衍陈抟之学无可取。另有《朱枫林集》。
??? 梁寅(1309—1390)元末明初学者。字孟敬,江西新喻(今新余)人。世业农,家贫,致力于学,博通《五经》,累举不弟,遂弃去。辟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儒学训导。元末战乱,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他就征,时年已六十余。在礼局中以讨论精审为众所推服。书成,将授官,以老病辞归,结庐石门山,四方之士多从学,学者称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曾说“清、慎、勤”为居官三字符。说《易》以程颐《伊川易传》主理,以朱熹《周易本义》主象,稍有异同,即融会参酌,合以为一,又旁采诸儒之说而阐发之。其诠释经义,平易近人,言理不涉虚无,言象不涉附会,大都本日用常行之事,以示进退学得失之机,故简切详明,与他家迥异。著有《周易参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石门集》等。
??? 叶子奇 明初学者,思想家。字世杰,号静斋,又号草木子。龙泉(今属浙江)人。从王毅求学。元末与青田刘基、浦江宋濂同为浙西著名学者。明初任巴陵主簿,因讼事株连下狱,用凡磨墨著成《草木子》。反对佛道思想。扬雄《太玄经》拟《易》而作,子奇独谓其书附会律历节候而勉强其合,历举未通者八条,以说明其阐明易理不够,扫除星历之说,并另为诠释,以正宋衷、陆绩旧注之讹,犹如说易之家废象数而言义理。著作另有《太玄本昌》、《静斋集》。
??? 胡广(1370—1418)明学者。字光大,号光庵,谥文穆。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永乐五年(1407)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诏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进文渊阁大学士。两次从明成祖出塞北伐,时召帐殿与语,以文墨论议备顾问。制文册典多出其手,善书,行草尤善。奉敕撰《周易大全》,取材于天台董楷《周易传义附录》、鄱阳董真卿《周易会通》、双湖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云峰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四家之书,刊除重复,汇编而成。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笃守南宋朱熹之易,其说颇谨严。董真卿则以北宋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而博采诸家为辅,其说颇为完备。另著有《胡文穆集》。

#p#副标题#e#;">  朱升 梁寅 叶子奇 胡广 刘定之 王恕 胡居仁 王守仁 马理
??? 黄芹 梅鷟 薛侃 金贲亨 崔铣 韩邦奇 吕楠 舒芬 杨爵 唐枢
??? 丰坊 薛甲 胡经 吕怀 卢翰 来知德 李贽 焦竑 陈第 贺沚
??? 朱升(1299—1370)元末明初学者。字允升,休宁(今属安徽)人。学者称枫林先生。元末住池州路学正,隐居石门。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克徽州(今安徽歙县),由邓愈推荐,召见问时务,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为朱元璋所采纳。吴元年(1367),任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洪武元年(1368),进翰林学士。不久,请老归里。精于经学,著《周易旁注图说》。是书冠以图说上下二篇,上篇共八图,下篇全录元代萧汉中《读易考原》之文,万历中姚文蔚易其旁注,列于经文之下。后仅有八图,余皆尽散。为敷衍陈抟之学无可取。另有《朱枫林集》。
??? 梁寅(1309—1390)元末明初学者。字孟敬,江西新喻(今新余)人。世业农,家贫,致力于学,博通《五经》,累举不弟,遂弃去。辟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儒学训导。元末战乱,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他就征,时年已六十余。在礼局中以讨论精审为众所推服。书成,将授官,以老病辞归,结庐石门山,四方之士多从学,学者称为梁五经,又称石门先生。曾说“清、慎、勤”为居官三字符。说《易》以程颐《伊川易传》主理,以朱熹《周易本义》主象,稍有异同,即融会参酌,合以为一,又旁采诸儒之说而阐发之。其诠释经义,平易近人,言理不涉虚无,言象不涉附会,大都本日用常行之事,以示进退学得失之机,故简切详明,与他家迥异。著有《周易参义》、《礼书演义》、《周礼考注》、《春秋考义》、《石门集》等。
??? 叶子奇 明初学者,思想家。字世杰,号静斋,又号草木子。龙泉(今属浙江)人。从王毅求学。元末与青田刘基、浦江宋濂同为浙西著名学者。明初任巴陵主簿,因讼事株连下狱,用凡磨墨著成《草木子》。反对佛道思想。扬雄《太玄经》拟《易》而作,子奇独谓其书附会律历节候而勉强其合,历举未通者八条,以说明其阐明易理不够,扫除星历之说,并另为诠释,以正宋衷、陆绩旧注之讹,犹如说易之家废象数而言义理。著作另有《太玄本昌》、《静斋集》。
??? 胡广(1370—1418)明学者。字光大,号光庵,谥文穆。江西吉水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永乐五年(1407)进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奉诏纂修《五经四书性理大全》,书成进文渊阁大学士。两次从明成祖出塞北伐,时召帐殿与语,以文墨论议备顾问。制文册典多出其手,善书,行草尤善。奉敕撰《周易大全》,取材于天台董楷《周易传义附录》、鄱阳董真卿《周易会通》、双湖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云峰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四家之书,刊除重复,汇编而成。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笃守南宋朱熹之易,其说颇谨严。董真卿则以北宋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而博采诸家为辅,其说颇为完备。另著有《胡文穆集》。

#p#副标题#e#;">??? 刘定之(1409—1469)明代学者。字文敬,号呆斋,谥文安。江西永新人。正统进士。授编修,进侍讲。景帝即位,陈时政十事,拜洗马。天顺初,由右庶子累官至翰林学士。宪宗立,进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成化二年(1466),以本宫入内阁,寻进工部左侍郎。谦恭质直,以文学名闻于时,终官礼部左侍郎,后卒于任。论《易》大旨在标六爻之义,余皆蔓衍成书。卷首列先天、后天诸图,大概与朱熹《周易本义》相同,唯不列卦变图,因卦变之说从程颐《伊川易传》,不从朱熹。亦不列河图、洛书,因其说皆从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互推,不多用奇偶方位。其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图下注云:此图二经十传,皆无明文可见。又图末总注云:以上诸图,昔者学易之家失其传,邵雍取归于《易》,程颐与邵雍同时并常相见,程颐却置之不论。上下经每卦六爻各总为一图,各以俪偶之辞括其爻义,左右上下,以次排列,而以墨线分合交贯。彖传则上下经各为一总图,横行六十四卦,而以卦德、卦象、卦体、卦变直列四格,以经文分别附属,如史家之年表。大象则以《大学》三纲领、八条目横行为纲,以经文相类者分配其下。小象则为列一韵图,以三百八十四爻为经,以四声十九部为纬,如等韵之谱,皆与经义渺不相关。《文言》、《系辞》则或一节为一图,或总括数节为一图,各标其语脉相贯之处。《说卦传》前数节,仍以先天、后天诸说作图。其取象诸节,双作一表,以八卦为经,以天象、地法、人身、物类、草木、乌兽六格为纬,填列传文,亦毫无取义《序卦》,仅附反对一图,杂卦则不不图,遂不置一语。著《易经图释》、《否泰录》、《文安策略》、《宋论》、《呆斋集》等。
??? 王恕(1416—1480)明代学者。字宗贯,号介庵,晚号石渠,谥端毅。陕西三原人。正统进士,历官南京刑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尚书加少子太保。孝宗时如为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居官历中外五十余年,刚正清严,所引荐皆一时名臣。后辞官家居,致力编著。提出“天地人欲,相为消长”。(《石渠意见?戒慎恐惧二节》)因于程颐、朱熹之说另有所见,故于九十一岁高龄,著《玩易意见》,其说破出新义,然于文义有不可通者,疑为经文有讹,殊不可训。另著有《石渠意见》、《历代名臣谏议录》、《介庵秦稿》、《王端毅文集》等。
??? 胡居仁(1434—1484)明学者。字叔心,号敬斋。江西余平人。绝意仕进,以布衣终其身,一生以讲学为业。筑室梅溪山中,四方来学者日众。后主持白鹿洞书院,专讲穷理尽性至命,成为明代程朱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读《易》二十年,有所得即予以抄摘,取先儒图书论说,并附以己意。其学出明吴与弼,笃实则远远超过其师,故在明代与曹端、薛瑄俱号醇儒。说《易》简明确切,不涉支离玄渺之谈。一生致力于“敬”,强调“敬为存养之道,贯彻始终,所谓涵养须用敬”。(《居业录》)认为宇宙间唯有“实理”流行。“天地之所以为天地,万物之所以为万物,莫非实理所为”。(同上)认为天下万理虽然万殊,但都存于心中,“凡道理具于吾心”。(同上)力攻佛道。著作有《易象钞》、《居业录》、《胡子粹言》及《胡文敬公集》。
??? 王守仁(1472—1528)明哲学家。又名云,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弘治进士。授刑部主事,转兵部,因疏劾权奸刘瑾,谪龙场(今贵州文县)驿丞。迁南赣巡抚,平定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任两广总督。镇压断藤峡少数民族起义。官至南京兵部尚书。说《易》主张“良知即是易”。(《传习录》下)其学以良知良能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故于宋儒崇陆九渊。在郎署与李梦阳交游,刻意为词章。其文博大昌达,诗秀有致。著有《传习录》、《大学问》、《王文成公全书》。
??? 马理(1474—1555)明代学者。字伯循,号奚田。陕西三原人。正德进士。授稽勋主事,改文选,官至南京光禄卿。擅文字,名震天下,曾在家乡武安王祠设教,在嵯峨精舍、商山书院讲学。从王恕游,师事王承裕,为学墨守主敬穷理,与吕楠齐名,同为关中学者所宗。为三原学派重要人物。论《易》虽参用郑元,、王弼、程颐、朱熹之说,博采诸儒异同,阐微摘隐,然大旨主于义理,多引人事以明《易》。著有《周易赞义》及《奚田文集》。
??? 黄芹 明龙岩(今属福建省)人。字德馨,号畏庵。蔡清之弟子。正德九年以岁贡生官海阳县训导。《易》说发明先天图说,以陈真晟天地圣人之图,君子法天之图为心学图。认为伏羲八卦横图、八卦圆图皆为赘设;胡一桂于伏羲六十四卦圆图分配节气,非其本旨;伏羲本河图以作易图,先天八卦合洛书数图,皆穿凿可疑。坚信先天图出自伏羲,推而至于心学,推而至于历法,蔓衍支离,殊不可解。著有《易图识漏》。
??? 梅鷟 明旌德(今属安徽)人。号致斋,梅鹗弟。正德举人。官南京国子监助教,盐课司提举。博闻强记,研析经义,疑《古文尚书》为孔安国、皇甫谧伪作。认为伏羲之易已有文字记载,画卦在前,河图后出。伏羲主张出以揲蓍大衍之数,当为九十九,以五十数为体,以四十九为用,没有中五乘十,置一不用之理,并认为伏羲之说皆臆撰。易著有《古易考原》、《周易集莹》,另有《尚书集莹》、《尚书考异》、《春秋指要》等。

#p#副标题#e#;">?? 薛侃 明揭阳(今属广东省)人。字尚谦,号中离,薛俊弟。性至孝。正德进士。以侍养归,师王守仁于赣州。与兄率子侄宗铠等往学,自此王氏学盛行于岭南。官至行人司司正,后居中离山,讲学自娱卒。说《易》大旨谓即数为图,即图成卦,皆造化自然之理。所论格致体虚实,及儒释之辨,皆守姚江良知之说。著有《图书质疑》。
??? 金贲亨 明代临海(今属浙江)人。字汝白,初冒高姓。自号其居曰一所,学者称一所先生。正德进士,官至福建、江西提学副使。说易采自程颐、朱熹以外诸家之说,断其是非,不依靠古人,亦不打击古人,得于澄心涵养,非耳剽目袭者所及,所采共五十余家,如胡方平、蔡元定、项平山、游酢、胡云峰、胡双湖、吕东来、杨诚斋、真西山、蔡渊、龚源、苏东坡尹和靖、程沙随、吴临川、朱震杨龟山、邵雍、黄勉斋、耿南仲、郑束谷、王童溪、李西溪、李舜臣、徐几、邱富国、张清子、杨文焕、郑少梅、王炎、潘天锡、方逢辰、胡允等。著有《学易记》、《台学源流》。
??? 崔铣(1478—1541)明学者。字子钟,一字仲凫,号后渠、少石、洹野。河南安阳人。弘治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预修《考宗宗录》,忤刘瑾,出为南京吏部主事,历官南京国子监祭酒,弹劾张惠等致仕者。嘉靖十五年(1536)起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终官于南京礼部右侍郎。其易说以程传为宗,兼采王弼、吴澄之说,与朱熹《周易本义》颇导。大旨舍象数而阐义理,认为陈抟所传图像皆衍术数,与《易》无关,诸儒卦变之说亦支离无取。持论笃实近理,不失为洛闽之传。斥阳明学为“霸儒”、禅学为异说,主治心慎动。著有《读易余言》,晚年著《周易大象说》,多精微自得之旨,为时人所推崇。另有《士翼》、《崔氏小尔雅》、《文苑春秋》及《彰德府志》等。
??? 韩邦奇(1479—1555)明代学者。字汝节,号苑洛,谥恭简。韩邑(今属陕西)人。正德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迁浙江按察佥事,遭诬夺官。世宗时,屡起屡罢,历官山东、山西参议,四川提学副使宣府、辽东巡抚等,终官南京右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为学独宗张载气说。学问精到,对经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都有研究。说易所列卦图,皆用一卦变六十四卦,与汉焦延寿《易林》之说相同,阐理不用汉儒之易,独宗宋儒之易。推崇朱熹《易学启蒙》,阐卜筮之法,以三百八十四变为经,四千九十六变纬。经为《易》之爻辞,纬取焦延寿《易林》附之,占则以孔子占变为主、著有《易学启蒙意见》、《易占经纬》、《禹黄详略》、《苑志乐》、《洪范图解》及《苑洛集》等。
??? 吕楠(1479—1542)明代学者。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坚先生。陕西高陵人。正德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任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师事薛敬之,学以穷理、实践为主,与湛若水、邹守益共讲席。当时天下学者不归王守仁则归湛若水,他与罗钦顺独守程朱之学不变。说《易》专主义理,不及象数。著《周易说翼》(佚失),另有《四书因问》、《尚书说要》、《泾野先生文集》等。
??? 舒芬(1484—1527)明代学者、字国裳,号梓溪,谥文节。江西进贤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第一。授翰林修撰。因疏谏武宗南巡被杖谪福建市舶副提举。复原官后由疏争下狱夺俸。丁忧归家,病卒,年仅四十四岁,世称“忠孝状元”。易学上推崇北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认为“太极不离乎阴阳五行之中”,“以阴阳动静分体用”。(《太极绎义》)视太极为一物,歧阴阳而二之,主张“有天之太极、人之太极、物之太极。自乾男坤女而论太极,则太极万有不同。又自物而论太极,则与人太极又相远矣。”“天之太极主乎动,圣人之太极主乎静”。(同上)为学贯穿诸经,兼通天文律历,尤精《周礼》。著有《易问笺》,其书大抵以意推衍,泛言义理,而多有牵合之病。另有《太极绎义》、《周礼定本》、《东观录》、《梓溪文钞》等。
??? 杨爵(1493—1549)明富平(今属陕西)人,字伯珍,一字伯修,谥忠介。嘉靖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宫。时郭勋承宠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他上书极谏,词过切直,下诏狱拷讯,血肉狼藉。历五年获释,抵家才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官至山东道监察御史。说《易》唯释六十四卦,每卦唯载上下经卦辞。然而其训解,则六爻、《彖传》、《象传》皆兼有涉及,唯不列其文。其说多以人事为主,颇切中事理。著有《周易辩录》(又名《周易辩说》)、《中庸解》、《杨忠介集》。
??? 唐枢(1497—1574)明代学者。字惟中,(一说字惟镇)号子一,学者称一庵先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嘉靖进士。官至刑部主事。疏请明正李福达罪,触怒世宗,革职为民。讲学著书四十年,隆庆初复官。以年老加秩致仕。说《易》以《连山》为文王八卦图,以《归藏》为伏羲方图,于义颇疏。初师湛若水,主随处体认天理,后慕王守仁“致良知”之学,力图将两学合而精究,以调和分歧。提出“真心”学,认为心能通天地包万物而居于宇宙中心。因人失却本心,又提出“计真心”,主张通过学问思辩笃行之功,“以去人欲做存天理工夫”(《景行馆论》),以回复“真心”,即“致良知”。著作有《易修墨守》(已佚)、《礼无剩语》、《真谈》、《景行馆论》、《一庵语录》等。
??? 丰坊 明浙江鄞县人。官存礼,晚更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嘉靖进士。任南京吏部主事,谪通州同知,免归。后屡以上言邀官,终不得起用,郁郁病卒。博学工文。易说认为孔子授《易》于商瞿,《文言》诸传凡“何谓也”皆为商瞿的问辞,“子曰”以下皆为商瞿录孔子的答辞。以周公爻辞谓之易系。其论筮法则以彖专为卜,系专为筮,大抵无据。论太极图说,谓朱熹得之葛长庚,托名周敦颐,尤为诬说。通书法,嗜收藏,家有万卷楼,藏书数万卷。著有《易辩》、《古书世学》、《十三经训诂》、《万卷楼遗集》。
??? 薛甲 明江阴(今属江苏省)人。字应登。嘉靖进士。官至江西按察司副使。《易》说除经文之外,惟《彖》《传》全文分别六爻之前。象传则删《大象》而存《小象》,分缀六爻之下,《文言》、《系辞》、《说卦》、《序卦》、《杂卦》诸传则全删去。论《易》主于因象以明理。如解讼卦元吉中正,解升卦亨于歧山之类,颇出新意。有时则以老庄之说解《易》。著有《易象大旨》。

#p#副标题#e#;">?? 胡经 明庐陵(今属江西省)人。号前冈。嘉靖进士。说《易》移乾彖传“大明终始”三句于“乃利贞”之下。蒙卦六爻皆主君臣,凡如此类,大约皆出于喜为新说,欲与南宋朱熹之说相异。著有《胡子易演》。
??? 吕怀 明学者。字汝愚,号巾石、健乾。江西永丰人。嘉靖进士大夫。由兵科给事中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论《易》主卦变之学,其例有宫变、有卦变、有爻变。大旨谓六十四卦为八卦之重。受学于湛若水。认为王阳明良知说与湛氏体认天理说,宗旨相同。作《心统图》说,以河图之理证明,要得理存心,只在变化气质。指出善学者应求端于天,不要为气质所局限。著作另有《律吕古义》、《历考庙义》、《巾石类稿》等。
??? 卢翰 明颖州(今属安徽阜阳)人。字子羽。嘉靖举人。官兖州府推官。其讲《易》专主人事,而证以卜筮,每爻皆列变卦之图。而杂引经语史事相似者,类附于下,颇为冗杂附会。立图太多,往往画蛇添足。著有《易经中说》。
??? 来知德(1525—1604)明代易学家。字矣鲜,号瞿唐,四川梁山(今梁平)人。嘉靖时中乡举,归养不出。潜心治学著书三十年。万历三十年(1602)荐授翰林侍诏,不赴。其学以致知为本,尽伦为要,尤精于《易》学。主张“理、气、象、数”四者的统一。“流行者气,主宰者理,对待者数”。(《周易来注?来瞿唐先生圆图》)认为不能舍象而言理:“《易》卦者,写了物之形,象之谓也,舍象不可以言《易》矣。”“有象则大小远近精粗之理,咸寓其中,方可弥纶?”(《周易来注?系辞下》)把义理和象数结合起来,符合《周易》本身的内容和特征。对朱熹的卦变说,指否定态度。其《易》说的独创性主要是关于错综中爻理论。错综说认为,伏羲之卦主于错,文王之卦主于综。“错者,阴阳横相对也。”(《周易来注?易经字义》)或者说:“一左一右谓之错”。《周易来注?易学启蒙》“综者,上下相颠倒也”。(《周易来注?易经字义》)或者说“一上一下谓之综”。(《周易来注?易学启蒙》)“错”,从横方面揭示了卦与卦的关系,即阴阳矛盾对立关系,是自然和社会矛盾对立的反映。“综”,是从纵的方面揭示了卦的关系。反映阴阳二气上下流行的过程。中爻说则把内外卦联系起来。“中爻者,二、三、四、五所合之卦也”。(《周易来注?易经字义》)又说:“中爻者,阴阳内外相连属也”。(同上)这样就从纵横、内外方面把六十四卦组成不可分割的网络结构。又因把错综中爻的理论与卦、爻辞紧密结合起来,用象数释义理,使许多难以解释的卦、爻辞豁然明了。其《易》说不仅揭示了《易》卦象数之间的联系,还揭示了象数和义理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周易》个有完整的网络结构和严密的系统性。其《易》说在《易》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历三十年著成《周易集注》(又称《周易来注》)。另有《理学辩疑》、《省觉录》、《瞿唐目录》、《釜山诗集》等。
??? 李贽(1527—1602)明思想家、文学家。本姓林,名载贽。字宏甫,号卓吾、恩斋、温陵居士。泉州晋江(今属福建)人。回旋。嘉靖举人。历任河南共城教渝、南京国子监博士、南京刑部主事、云南姚安知府。后辞官不仕,从事著述。师王艮之子王襞。风骨孤傲,后以异端自居,不过绳辙。反对以孔子学说为家法,抨击假道学。聚徒讲学,远近震动。终被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名逮捕,自杀于狱中。其易学观反对以“一”、“理”、“太极”为万物本源,指出:“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焚书?夫妇论》)依照佛教禅学,坚持“心外无物”的观点。说《易》于每卦先列经文,次以己意总论卦象,又附录诸儒之说于每卦之后。只论六十四卦,《文言》、《系辞》等传俱未涉及。臆改经文移《大象》于《小象》之后。认为乐必九奏而后备,丹必九转而后成,易必九正而后定,故名其著为《九正易因》。其著述大抵非圣无法,唯此书尚不敢诋訾孔子,较他书为谨守绳墨。著作另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李温陵集》等,虽屡遭焚毁,仍流传至今。
??? 焦竑(1540—1620)明代学者。字弱候,号漪园,又号澹园。江宁(今属江苏南京)人。万历十七年(1589),殿试第一,授翰林修撰。受命撰国史《经籍志》。迁东宫侍讲,后因主顺天乡试,举子文中多险诞语,被诬劾,谪福宁州同知。师事耿定向、罗汝等。说《易》以《列子》、《黄庭内景经》、《抱朴子》诸书释经,史称其讲学以罗汝芳为宗,善耿定向、耿定理,笃信李贽之学。力图调的儒佛,认定佛经所说,最得孔孟“尽性致命》精义。博极群书,深谙典章,卓然为古文名家。著作甚富,有《易荃》、《澹园集》、《焦氏类林》、《老忆翼》、《庄子翼》等。
??? 陈第(1541—1617)明代学者。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诸生。早年在俞大猷幕下,后随戚继光平定倭乱,出守古北口,任蓟镇游击将军,在镇十年。去职后周游四海。晚年埋首著述,研究音韵,阐明语音因时因地而变迁。为清代乾嘉学者所推重。善诗,藏书极富,号世善堂。论《易》于奇偶之数,皆以黑白为阴阳,两仪,四象,八卦,皆规方而为圆;于先儒所传卦画方位、先后天方圆诸图,一一辩其所失。为图赞有据。然亦有臆造之说。著《伏羲图赞》、《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五岳两粤游草》、《一斋诗集》等。
??? 贺沚 明代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人。字汝定。隆庆举人。官至苏州府同知。《易》说以图书为易原本。其六十四卦说,太极图说皆抄摘朱熹之论,无所发明。以河图为先天体,洛书为后天用。八卦有先天图,本自道家抽坎填离之说,然图书亦分先后天,财前人所未有。又引《阴符经》所称五藏证五行,用以说〈易〉,相离愈远。著《图卦亿言》。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赵向阳微博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