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易学大讲堂 大六壬视频、八字视频学习,风水实战函授、汉派六爻函授皆为国内最高水平!为客户起名字、批八字、合婚、择吉日、测日常百事、看风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易学研究 > 大家说易

大家说易

现代易

学易经

易学基础

易学人物

易学专家

为什么在同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所谓理想社会模式?是善还是恶?

来源:作者:admin时间:2020-12-15浏览次数:1178

                            
                          王守仁(1472年-1529年)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宋明理学“内圣”的实质,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说:“圣贤千言万语,只教人明天理,灭人欲。”(《朱子语类·卷十二》)
另一大儒王守仁也说:“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拨出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传习录》)(王守仁,字阳明,明代哲学家。他提出“致良知”学说,认为伦理道德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明代中期以后,阳明学派影响很大,并流行到日本。)
 理学家们认为继承尧、舜、禹、汤传下的道统,要立四句话为标准:
人心惟危 (人心危险),
道心惟微(道心精微),
惟精惟一(精研专一),
允执厥中(诚实中庸)。(《尚书·大禹谟》)
道心即天理,它是精微纯正的;人心就是人欲,它是危险有害的,要改变社会不良风气,当然应该“存天理,灭人欲”!
天理、人欲是人性的两极,如果以磁体比喻,N极与S极相互排斥又不可分割;同样,自然性和社会性,在人体整体中也是无法剥离的,只有让两者和谐才能体现真正的人。
然而,理学家们想以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实现理想的自由人格,结果走向极端,成为对人性的扭曲,从而异化为残酷的现实。
我们看看八百年前程颐与人的一段对话,便可知其端倪:
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
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二程遗书》)
理学家们在塑造民族气节与风骨的同时,也禁锢了人心的灵动与创造。
他们熟悉的一套,无非是亲君子、远小人,慎守吏、求贤才、修平治齐、安民靖边、经庭讲学、抑商重农,因为这一切都可以在《六经》及程朱语录中找到依据。
 
                           
                          加尔文(1509年-1564年)
 
这使人不禁想起欧洲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1536年他夺取了日内瓦的最高权力后,决定把这座美丽的城市改造成尘世上第一个没有污染、腐化、堕落、罪恶的公社。
他自认为是救世主,并深信只有他一个人掌握了真理,他的职责是教育,而其他人的职责则是学习。
加尔文手下的宗教警察有权“访问”任何一个家庭,他们检查妇女的裙子是否过短,发式是否过高,并查看主妇手指上戴有几个戒指,并到卧室翻看柜里有几双鞋,进厨房里去看吃饭时是否超过了规定的一菜一汤,以及是否藏有糖果。
这些虔诚的警察,还仔细翻阅书柜里是否有未经宗教法庭许可出版的书,而向国外写信是被禁止的。
仆人们要交待主人的行为,孩子们也必须陈述父母的所作所为。 

                         
                         宗教警察有权“访问”任何一个家庭
     
     看来“存天理,灭人欲”并非孤立的现象,而是思想家们在追求一种理想境界时,出现的一种异化,其狂热的行为将真理推向了谬误!
    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每当出现这类狂热的天才时,就不再同时产生能与之抗衡的对手,所以这永远是一个“留待后人纠正”的错误。

赵向阳微博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