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易学大讲堂 大六壬视频、八字视频学习,风水实战函授、汉派六爻函授皆为国内最高水平!为客户起名字、批八字、合婚、择吉日、测日常百事、看风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易学研究 > 学易经

大家说易

现代易

学易经

易学基础

易学人物

易学专家

“制器尚象”十三卦解读1

来源:作者:admin时间:2020-06-28浏览次数:1156
副标题#e#

    一、“制器尚象”简介
   “制器尚象”十三卦,指的是《易传 系辞下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我们从这段文字里至少会得到以下认识:
    1、远古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约6500年前伏羲氏代表的渔猎初期,伏羲氏,即包牺氏,带羊字和牛字,显然与驯养牲畜有关;约5500年前神农氏代表的农业初期以及集市的产生,神农氏,带农字,显然与农业有关;约4500年前到5000年前黄帝尧舜时期的父权政治,舟车门柝杵臼弓矢宫室棺椁书契的发明。
    2、衣服在黄帝时期才有的,之前的祖先还没有发明出衣服。古代伏羲、神农的画像都是披着树叶,到了黄帝则穿着衣裳,这符合经典的说法。中国人穿衣服的历史正好是5000年。
    3、这段文字非常重视生产力器具的发明,文中把科学发明家称为圣人,可见先秦儒家对科学的无上重视。这些科学发明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足见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4、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从落后到先进,符合辩证唯物史观。易传的作者持进化论思想。
    5、六十四重卦在伏羲时期已经完成。根据考古成果得知,卦名是后来才有的,且时有变化。
    6、伏羲、神农、黄帝为代表的古圣先贤效法天地万物,以象思维发明器具,即“制器尚象”。制器,最先是效法自然之象,然后把发明的器物“抽象”为卦,以后就以该卦象属性指导发明创物。
    二、先儒对“制器尚象”的认识
    关于“制器尚象”的解读,荀爽认为:“结绳为罔罟,盖取诸离,此类是也。”(见《周易集解》肯定《系辞下传》所列举的十三卦,即制造某些器物所尚之象。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关于“制器尚象”的解释为:“以制器者尚其象者,谓造制刑器,法其爻卦之象。若造弧矢,法《睽》之象;若造杵臼,法《小过》之象也。”孔氏的意思是“制器尚象”就是“法其爻卦之象”,“观象制器”,也就是认为古人所制造出的某些器物,都由效法《周易》的卦象而来。
    南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云:“《易》之既作,圣人复取诸《易》以制器。”观点与孔颖达同。
    南宋朱熹曰:“十三卦所谓盖取诸《离》、盖取诸《益》者,言结绳而为网罟,有《丽》之象,非观《离》始有此也。”朱熹认为圣人不是依据《离》卦卦象设计制造网罟,同时他也看到了器具的设计制造是基于客观现实的需要,确实与卦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他说“不是先有见乎《离》而后为网罟,先有见乎《益》而后有耒耜,圣人亦只是见鱼鳖之属,欲有以取之,遂做一个物事去拦截他;欲得耕种,见地土硬,遂做一个物事去剔起他;却合于《离》之象,合于《益》之意。”

#p#副标题#e#

    一、“制器尚象”简介
   “制器尚象”十三卦,指的是《易传 系辞下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我们从这段文字里至少会得到以下认识:
    1、远古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约6500年前伏羲氏代表的渔猎初期,伏羲氏,即包牺氏,带羊字和牛字,显然与驯养牲畜有关;约5500年前神农氏代表的农业初期以及集市的产生,神农氏,带农字,显然与农业有关;约4500年前到5000年前黄帝尧舜时期的父权政治,舟车门柝杵臼弓矢宫室棺椁书契的发明。
    2、衣服在黄帝时期才有的,之前的祖先还没有发明出衣服。古代伏羲、神农的画像都是披着树叶,到了黄帝则穿着衣裳,这符合经典的说法。中国人穿衣服的历史正好是5000年。
    3、这段文字非常重视生产力器具的发明,文中把科学发明家称为圣人,可见先秦儒家对科学的无上重视。这些科学发明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足见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4、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从落后到先进,符合辩证唯物史观。易传的作者持进化论思想。
    5、六十四重卦在伏羲时期已经完成。根据考古成果得知,卦名是后来才有的,且时有变化。
    6、伏羲、神农、黄帝为代表的古圣先贤效法天地万物,以象思维发明器具,即“制器尚象”。制器,最先是效法自然之象,然后把发明的器物“抽象”为卦,以后就以该卦象属性指导发明创物。
    二、先儒对“制器尚象”的认识
    关于“制器尚象”的解读,荀爽认为:“结绳为罔罟,盖取诸离,此类是也。”(见《周易集解》肯定《系辞下传》所列举的十三卦,即制造某些器物所尚之象。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关于“制器尚象”的解释为:“以制器者尚其象者,谓造制刑器,法其爻卦之象。若造弧矢,法《睽》之象;若造杵臼,法《小过》之象也。”孔氏的意思是“制器尚象”就是“法其爻卦之象”,“观象制器”,也就是认为古人所制造出的某些器物,都由效法《周易》的卦象而来。
    南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云:“《易》之既作,圣人复取诸《易》以制器。”观点与孔颖达同。
    南宋朱熹曰:“十三卦所谓盖取诸《离》、盖取诸《益》者,言结绳而为网罟,有《丽》之象,非观《离》始有此也。”朱熹认为圣人不是依据《离》卦卦象设计制造网罟,同时他也看到了器具的设计制造是基于客观现实的需要,确实与卦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他说“不是先有见乎《离》而后为网罟,先有见乎《益》而后有耒耜,圣人亦只是见鱼鳖之属,欲有以取之,遂做一个物事去拦截他;欲得耕种,见地土硬,遂做一个物事去剔起他;却合于《离》之象,合于《益》之意。”
 

 

#p#副标题#e#

    一、“制器尚象”简介
   “制器尚象”十三卦,指的是《易传 系辞下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我们从这段文字里至少会得到以下认识:
    1、远古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约6500年前伏羲氏代表的渔猎初期,伏羲氏,即包牺氏,带羊字和牛字,显然与驯养牲畜有关;约5500年前神农氏代表的农业初期以及集市的产生,神农氏,带农字,显然与农业有关;约4500年前到5000年前黄帝尧舜时期的父权政治,舟车门柝杵臼弓矢宫室棺椁书契的发明。
    2、衣服在黄帝时期才有的,之前的祖先还没有发明出衣服。古代伏羲、神农的画像都是披着树叶,到了黄帝则穿着衣裳,这符合经典的说法。中国人穿衣服的历史正好是5000年。
    3、这段文字非常重视生产力器具的发明,文中把科学发明家称为圣人,可见先秦儒家对科学的无上重视。这些科学发明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足见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4、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从落后到先进,符合辩证唯物史观。易传的作者持进化论思想。
    5、六十四重卦在伏羲时期已经完成。根据考古成果得知,卦名是后来才有的,且时有变化。
    6、伏羲、神农、黄帝为代表的古圣先贤效法天地万物,以象思维发明器具,即“制器尚象”。制器,最先是效法自然之象,然后把发明的器物“抽象”为卦,以后就以该卦象属性指导发明创物。
    二、先儒对“制器尚象”的认识
    关于“制器尚象”的解读,荀爽认为:“结绳为罔罟,盖取诸离,此类是也。”(见《周易集解》肯定《系辞下传》所列举的十三卦,即制造某些器物所尚之象。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关于“制器尚象”的解释为:“以制器者尚其象者,谓造制刑器,法其爻卦之象。若造弧矢,法《睽》之象;若造杵臼,法《小过》之象也。”孔氏的意思是“制器尚象”就是“法其爻卦之象”,“观象制器”,也就是认为古人所制造出的某些器物,都由效法《周易》的卦象而来。
    南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云:“《易》之既作,圣人复取诸《易》以制器。”观点与孔颖达同。
    南宋朱熹曰:“十三卦所谓盖取诸《离》、盖取诸《益》者,言结绳而为网罟,有《丽》之象,非观《离》始有此也。”朱熹认为圣人不是依据《离》卦卦象设计制造网罟,同时他也看到了器具的设计制造是基于客观现实的需要,确实与卦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他说“不是先有见乎《离》而后为网罟,先有见乎《益》而后有耒耜,圣人亦只是见鱼鳖之属,欲有以取之,遂做一个物事去拦截他;欲得耕种,见地土硬,遂做一个物事去剔起他;却合于《离》之象,合于《益》之意。”
 

#p#副标题#e#

    一、“制器尚象”简介
   “制器尚象”十三卦,指的是《易传 系辞下第二章》: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
    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涣》。
    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重门击柝,以待暴客,盖取诸《豫》。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杵臼之利,万民以济,盖取诸《小过》。
    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我们从这段文字里至少会得到以下认识:
    1、远古时代生产力发展状况:约6500年前伏羲氏代表的渔猎初期,伏羲氏,即包牺氏,带羊字和牛字,显然与驯养牲畜有关;约5500年前神农氏代表的农业初期以及集市的产生,神农氏,带农字,显然与农业有关;约4500年前到5000年前黄帝尧舜时期的父权政治,舟车门柝杵臼弓矢宫室棺椁书契的发明。
    2、衣服在黄帝时期才有的,之前的祖先还没有发明出衣服。古代伏羲、神农的画像都是披着树叶,到了黄帝则穿着衣裳,这符合经典的说法。中国人穿衣服的历史正好是5000年。
    3、这段文字非常重视生产力器具的发明,文中把科学发明家称为圣人,可见先秦儒家对科学的无上重视。这些科学发明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足见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
    4、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是从落后到先进,符合辩证唯物史观。易传的作者持进化论思想。
    5、六十四重卦在伏羲时期已经完成。根据考古成果得知,卦名是后来才有的,且时有变化。
    6、伏羲、神农、黄帝为代表的古圣先贤效法天地万物,以象思维发明器具,即“制器尚象”。制器,最先是效法自然之象,然后把发明的器物“抽象”为卦,以后就以该卦象属性指导发明创物。
    二、先儒对“制器尚象”的认识
    关于“制器尚象”的解读,荀爽认为:“结绳为罔罟,盖取诸离,此类是也。”(见《周易集解》肯定《系辞下传》所列举的十三卦,即制造某些器物所尚之象。
    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关于“制器尚象”的解释为:“以制器者尚其象者,谓造制刑器,法其爻卦之象。若造弧矢,法《睽》之象;若造杵臼,法《小过》之象也。”孔氏的意思是“制器尚象”就是“法其爻卦之象”,“观象制器”,也就是认为古人所制造出的某些器物,都由效法《周易》的卦象而来。
    南宋杨万里《诚斋易传》云:“《易》之既作,圣人复取诸《易》以制器。”观点与孔颖达同。
    南宋朱熹曰:“十三卦所谓盖取诸《离》、盖取诸《益》者,言结绳而为网罟,有《丽》之象,非观《离》始有此也。”朱熹认为圣人不是依据《离》卦卦象设计制造网罟,同时他也看到了器具的设计制造是基于客观现实的需要,确实与卦象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他说“不是先有见乎《离》而后为网罟,先有见乎《益》而后有耒耜,圣人亦只是见鱼鳖之属,欲有以取之,遂做一个物事去拦截他;欲得耕种,见地土硬,遂做一个物事去剔起他;却合于《离》之象,合于《益》之意。”
  

 

赵向阳微博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