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易学大讲堂 大六壬视频、八字视频学习,风水实战函授、汉派六爻函授皆为国内最高水平!为客户起名字、批八字、合婚、择吉日、测日常百事、看风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易学研究 > 学易经

大家说易

现代易

学易经

易学基础

易学人物

易学专家

从将信将疑到豁然开朗(上)

来源:作者:admin时间:2020-06-28浏览次数:1140
副标题#e#

    我于1946年在一次集会上会见刘子华先生。那时他新从法国取得国家博士学位回川,与会人员盛称他用八卦算出九大行星外还有一个新行星存在,以此取得博士殊荣。其时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外,已经发现一颗新行星——冥王星了,但时间还不太久,没有人敢于设想到冥王星以外,更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行星(法国报纸的译称是“冥外星”)。我对于这些赞颂,当时是疑信参半的。由于会上未得与他谈论,不明究竟,只好“将信将疑”。
    我持这样将信将疑的态度30多年,才有机会再与刘先生晤见,并得从容请他告知其博士论文的内容要点和评审经过,这才开始从怀疑转到信服。最近有机会细读他论文的汉文本,参阅了他论文的法文原件,顿觉思绪豁然开朗,疑团尽释,深受启发。感到自道学祖师周敦颐之后,刘子华真可谓“学贯天人”的易理阐发者,是“易学在蜀”的见证者,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力行者。他把沉埋于地下数千年的“易理”,从我国古代哲学的废墟中发掘出来,又当得是真正的爱国学者。他所阐发的易卦、河图、太极演化之说,不止可用以作天文推验,也应能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去。正如他这篇论文最后结论所说:“八卦宇宙论之印证,虽只限于太阳系,而其实也能应用于我们的全部宇宙,只须以大宇宙(我们银河系宇宙,包括太阳系在内),比之小宇宙(人身)自见其可能。”
    以下我把读过这篇论文后,思想上“豁然开朗”的一些看法写出来,算是为刘先生这句话作一注脚。
一、所谓“伏羲画卦”
    “伏羲画卦”之说,只缘《周易•系辞》有这样几句话: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儒家相传是孔子作的,或说是文王、周公作的,总之是最早莫过于周代的作品。兹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推断,畜牧时代(“野蛮时代”)已开始有奇、偶二数的概念是可能的,伏羲(庖牺、包牺)开始制出这两个符号来代表奇偶之数,用为区别万象、万事、万物的意识表现。他从天上习见的日、月;地上习见的水、土;人与鸟兽的男、女,牡、牝、雌、雄;物性的刚、柔,强、弱;形量的大、小,多、少;运行的顺、逆,迟、速,时间的早、晚,久暂;气象的昼、夜,寒、暑;情感的喜、怒、哀、乐;事态的美、恶,难、易……举凡一切相对的事物现象的两端,都用这两个符号来作区别。名之为“阴阳二爻”。其后复发展为八卦,为六十四卦,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成为中国数学、哲学的起源。再发展为多种支系派别,即是先秦的各种学术(诸子百家)从这两个“阴阳二爻”错列组合之形象,与其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发展变化的理论而演化出的《太极图说》,就是宋儒的“道学”。它导源于汉儒的“易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伦理学、哲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基础知识。 

#p#副标题#e#

    我于1946年在一次集会上会见刘子华先生。那时他新从法国取得国家博士学位回川,与会人员盛称他用八卦算出九大行星外还有一个新行星存在,以此取得博士殊荣。其时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外,已经发现一颗新行星——冥王星了,但时间还不太久,没有人敢于设想到冥王星以外,更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行星(法国报纸的译称是“冥外星”)。我对于这些赞颂,当时是疑信参半的。由于会上未得与他谈论,不明究竟,只好“将信将疑”。
    我持这样将信将疑的态度30多年,才有机会再与刘先生晤见,并得从容请他告知其博士论文的内容要点和评审经过,这才开始从怀疑转到信服。最近有机会细读他论文的汉文本,参阅了他论文的法文原件,顿觉思绪豁然开朗,疑团尽释,深受启发。感到自道学祖师周敦颐之后,刘子华真可谓“学贯天人”的易理阐发者,是“易学在蜀”的见证者,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力行者。他把沉埋于地下数千年的“易理”,从我国古代哲学的废墟中发掘出来,又当得是真正的爱国学者。他所阐发的易卦、河图、太极演化之说,不止可用以作天文推验,也应能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去。正如他这篇论文最后结论所说:“八卦宇宙论之印证,虽只限于太阳系,而其实也能应用于我们的全部宇宙,只须以大宇宙(我们银河系宇宙,包括太阳系在内),比之小宇宙(人身)自见其可能。”
    以下我把读过这篇论文后,思想上“豁然开朗”的一些看法写出来,算是为刘先生这句话作一注脚。
一、所谓“伏羲画卦”
    “伏羲画卦”之说,只缘《周易•系辞》有这样几句话: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儒家相传是孔子作的,或说是文王、周公作的,总之是最早莫过于周代的作品。兹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推断,畜牧时代(“野蛮时代”)已开始有奇、偶二数的概念是可能的,伏羲(庖牺、包牺)开始制出这两个符号来代表奇偶之数,用为区别万象、万事、万物的意识表现。他从天上习见的日、月;地上习见的水、土;人与鸟兽的男、女,牡、牝、雌、雄;物性的刚、柔,强、弱;形量的大、小,多、少;运行的顺、逆,迟、速,时间的早、晚,久暂;气象的昼、夜,寒、暑;情感的喜、怒、哀、乐;事态的美、恶,难、易……举凡一切相对的事物现象的两端,都用这两个符号来作区别。名之为“阴阳二爻”。其后复发展为八卦,为六十四卦,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成为中国数学、哲学的起源。再发展为多种支系派别,即是先秦的各种学术(诸子百家)从这两个“阴阳二爻”错列组合之形象,与其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发展变化的理论而演化出的《太极图说》,就是宋儒的“道学”。它导源于汉儒的“易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伦理学、哲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基础知识。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p#副标题#e#

    我于1946年在一次集会上会见刘子华先生。那时他新从法国取得国家博士学位回川,与会人员盛称他用八卦算出九大行星外还有一个新行星存在,以此取得博士殊荣。其时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外,已经发现一颗新行星——冥王星了,但时间还不太久,没有人敢于设想到冥王星以外,更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行星(法国报纸的译称是“冥外星”)。我对于这些赞颂,当时是疑信参半的。由于会上未得与他谈论,不明究竟,只好“将信将疑”。
    我持这样将信将疑的态度30多年,才有机会再与刘先生晤见,并得从容请他告知其博士论文的内容要点和评审经过,这才开始从怀疑转到信服。最近有机会细读他论文的汉文本,参阅了他论文的法文原件,顿觉思绪豁然开朗,疑团尽释,深受启发。感到自道学祖师周敦颐之后,刘子华真可谓“学贯天人”的易理阐发者,是“易学在蜀”的见证者,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力行者。他把沉埋于地下数千年的“易理”,从我国古代哲学的废墟中发掘出来,又当得是真正的爱国学者。他所阐发的易卦、河图、太极演化之说,不止可用以作天文推验,也应能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去。正如他这篇论文最后结论所说:“八卦宇宙论之印证,虽只限于太阳系,而其实也能应用于我们的全部宇宙,只须以大宇宙(我们银河系宇宙,包括太阳系在内),比之小宇宙(人身)自见其可能。”
    以下我把读过这篇论文后,思想上“豁然开朗”的一些看法写出来,算是为刘先生这句话作一注脚。
一、所谓“伏羲画卦”
    “伏羲画卦”之说,只缘《周易•系辞》有这样几句话: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儒家相传是孔子作的,或说是文王、周公作的,总之是最早莫过于周代的作品。兹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推断,畜牧时代(“野蛮时代”)已开始有奇、偶二数的概念是可能的,伏羲(庖牺、包牺)开始制出这两个符号来代表奇偶之数,用为区别万象、万事、万物的意识表现。他从天上习见的日、月;地上习见的水、土;人与鸟兽的男、女,牡、牝、雌、雄;物性的刚、柔,强、弱;形量的大、小,多、少;运行的顺、逆,迟、速,时间的早、晚,久暂;气象的昼、夜,寒、暑;情感的喜、怒、哀、乐;事态的美、恶,难、易……举凡一切相对的事物现象的两端,都用这两个符号来作区别。名之为“阴阳二爻”。其后复发展为八卦,为六十四卦,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成为中国数学、哲学的起源。再发展为多种支系派别,即是先秦的各种学术(诸子百家)从这两个“阴阳二爻”错列组合之形象,与其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发展变化的理论而演化出的《太极图说》,就是宋儒的“道学”。它导源于汉儒的“易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伦理学、哲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基础知识。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p#副标题#e#

    我于1946年在一次集会上会见刘子华先生。那时他新从法国取得国家博士学位回川,与会人员盛称他用八卦算出九大行星外还有一个新行星存在,以此取得博士殊荣。其时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外,已经发现一颗新行星——冥王星了,但时间还不太久,没有人敢于设想到冥王星以外,更还有一个尚未被发现的行星(法国报纸的译称是“冥外星”)。我对于这些赞颂,当时是疑信参半的。由于会上未得与他谈论,不明究竟,只好“将信将疑”。
    我持这样将信将疑的态度30多年,才有机会再与刘先生晤见,并得从容请他告知其博士论文的内容要点和评审经过,这才开始从怀疑转到信服。最近有机会细读他论文的汉文本,参阅了他论文的法文原件,顿觉思绪豁然开朗,疑团尽释,深受启发。感到自道学祖师周敦颐之后,刘子华真可谓“学贯天人”的易理阐发者,是“易学在蜀”的见证者,也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力行者。他把沉埋于地下数千年的“易理”,从我国古代哲学的废墟中发掘出来,又当得是真正的爱国学者。他所阐发的易卦、河图、太极演化之说,不止可用以作天文推验,也应能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去。正如他这篇论文最后结论所说:“八卦宇宙论之印证,虽只限于太阳系,而其实也能应用于我们的全部宇宙,只须以大宇宙(我们银河系宇宙,包括太阳系在内),比之小宇宙(人身)自见其可能。”
    以下我把读过这篇论文后,思想上“豁然开朗”的一些看法写出来,算是为刘先生这句话作一注脚。
一、所谓“伏羲画卦”
    “伏羲画卦”之说,只缘《周易•系辞》有这样几句话: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系辞》,儒家相传是孔子作的,或说是文王、周公作的,总之是最早莫过于周代的作品。兹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来推断,畜牧时代(“野蛮时代”)已开始有奇、偶二数的概念是可能的,伏羲(庖牺、包牺)开始制出这两个符号来代表奇偶之数,用为区别万象、万事、万物的意识表现。他从天上习见的日、月;地上习见的水、土;人与鸟兽的男、女,牡、牝、雌、雄;物性的刚、柔,强、弱;形量的大、小,多、少;运行的顺、逆,迟、速,时间的早、晚,久暂;气象的昼、夜,寒、暑;情感的喜、怒、哀、乐;事态的美、恶,难、易……举凡一切相对的事物现象的两端,都用这两个符号来作区别。名之为“阴阳二爻”。其后复发展为八卦,为六十四卦,为四千零九十六卦,成为中国数学、哲学的起源。再发展为多种支系派别,即是先秦的各种学术(诸子百家)从这两个“阴阳二爻”错列组合之形象,与其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发展变化的理论而演化出的《太极图说》,就是宋儒的“道学”。它导源于汉儒的“易学”,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伦理学、哲学、数学和天文学的基础知识。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赵向阳微博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