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华文化浩瀚无边、瑰丽绚烂,如海洋,如山峦,如画卷;
《周易》典籍神奇恢宏、扑朔迷离,如海洋的灯塔,如山峦的高峰,如画卷的神笔。
绵延六千年,横亘九万里。
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从鸿儒博生到江湖术士,从世外高人到左衽异邦……人们被《周易》所吸引;
从国家的治乱兴衰,到个人的生死得失;从战场的运筹决胜,到政界有明争暗斗;从生时的八字推算,到死后的阴宅选择……人们从《周易》中找答案。
有人认为,《周易》包罗万象,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未来的百科全书;有人认为,《周易》不外乎是占卜算命,只是最粗陋、无知的远古巫术的资料汇编。
有人认为,《周易》是科学的指路明灯,现代科学一切难解之谜均可由她得以解释;有人认为,“科学易”把《周易》当成了二十世纪的新义和团神符,危害极大……
《周易》是占卜书?是哲学书?是历史书?是科学书?
对《周易》的研究小到一条卦辞爻辞,大到一个流派,一种思潮,都曾出现过大相径庭、甚或完全相背的结论,不少问题至今争而未决。
对《周易》注释之书、发挥之书以及相关之书,已达数千种,真正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任何一本书象《周易》这样,引起人们如此长期的、普遍的关注;
没有任何一本书象《周易》这样,引起如此激烈的、针锋相对的争议;
没有任何一本书象《周易》这样,派生出如此众多的、全方位的研究专著;
没有任何一本书象《周易》这样,对中国文化各层面产生如此重大的、深远的影响。
《周易》到底是本什么书?
《周易》强大、普遍而永恒的魅力——根源何在?
《周易》在中国历史文化中产生最深远的影响,得到最广泛的运用——奥秘何在?
(二)
《周易》更为奇谲、神秘的地方,或许是她的卦爻符号、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太极图、河图、洛书……
有人认为,这些符号比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更为神秘、更难破译。
人们进行各种大胆猜想:
阳爻、阴爻是男女生殖器;
阳爻、阴爻是日象和月象;
八卦是最早的象形文字;
太极八卦是上次人类文明遗留下来的唯一信物;
太极八卦是外星人馈赠地球最珍贵的礼物;
太极八卦是人在极高的气功态、特异潜能态中出现的图形……
对易图的作者,自古就有各种各样带浓厚神秘色彩的神话传说:
远古伏羲氏,因风而生,草生月,雨降日,河汛时,龙马负图,于是始画八卦。
神农氏(炎帝)用耒、耘以兴农业,尝百草而为医药。并作《连山易》,所以神农氏又称烈山(连山)氏。
轩辕氏(黄帝)败炎帝、战蚩尤。命大桡作甲子、容成造历法、伶伦造律吕、隶首作算数。令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并作《归藏易》,所以黄帝兼号“归藏”。
周文王居岐山之下,为诸候所拥戴。于是被纣王囚于久里,日思夜想,终于演成六十四卦。
孔子以“韦编三绝”之勤,制作“十翼”以解卦爻象、卦爻辞。
再看看,在西方、在海外,多少学者为易图所折服,为易图而心驰神往!
德国著名数学家莱布尼茨,在看到他的朋友、法国传教士鲍威特寄给他的两张易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与次序图)后,大为惊异,竟与他的二进制数学的排列一模一样,由此认为伏羲是中华帝国和东洋科学的创造者。易图完全可以按二进制数学方法排列成“0”和“1”两种符号,成为计算机语言。
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曾研究《周易》,认为《周易》哲学代表了中国抽象的思想和纯粹的范畴,代表了中国人的纯粹思想中最深邃而又普遍的东西与偶然外在的东西之间的对比。发现了《周易》六十四卦体系中卦象的本质特征,看到了“先天图”在形式上首尾自相环绕的一面。可能在《易经》的启发下提出著名的正反合辩证逻辑定理。
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被授为爵士时,选用中国的太极图作为其族徽徽章图案,同时加上“对立即互补”的铭文,以说明太极图与其倡导的并协原理(互补原理)一致。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以其巨型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而饮誉全球。他对卦象用于炼丹术极为倾心,特辟十二消息卦与纳甲、《周易参同契》、外丹门路与内丹术等章节进行论述。他研究了莱布尼茨有关《易经》图象的数学翻译后认为,后来的发展表明莱尼茨的二进制数学远远不仅是一种历史的古玩。他说:“我们看到他的关于代数语言或数学语言的概念也是受到中国影响,正如同《易经》的排列系预示二进制一样“(剑桥英文版《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
美国当代物理学家、哲学家卡普拉认为:《易经》及卦象符号具有通过变化产生动态模式的观念,可能与现代物理中的S矩阵理论最为接近。他比较了八卦图同强子八重态之后说:“阴和阳的相互作用是最基本的对立面,是导致道的所在运动的基本原理。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到此为止。他们进一步研究阴和阳的各种组合,从而发展了一套宇宙的原型。《易经》详细阐述了这个系统。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是中国两千多年来享有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在两千多年中保存了自己的生命力。”
著名科学家拉普拉斯曾幻想:“如果有一种智慧能了解在一定时刻支配自然界的所有的力,了解组成它的实体各自的位置,如果它还伟大到足以分析所有这些事物,它就能用一个单独的公式概括出宇宙万物的运动,从最大的天体到最小的原子,都毫无例外,而且对于未来,就象对于过去那样,能一目了然。”(《概率解析理论》)于是提出“单值决定论”。
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恪守:单值决定论“,中年以后执着地寻找一个最抽象、最简单的宇宙方程式,并能由此推导出整个自然科学领域的一切定律和公式,设想一种“连续场论”——宇宙统一场论。不少人认为这种统一的思想是爱因斯坦在老年中的一种“痼见”,杨振宇博士则认为:“但是这种痼见是理论特点应该有什么样的基本结构的一个卓见,并且我要说这个卓见正是今天物理学的一个主题”(《爱因斯坦对二十世纪下半期物理学的影响》)。
追求宇宙的简单性、统一场——最终极的、也是最极至的“美”,成了拉普拉斯、爱因斯坦这些伟大未竟的科学遗愿。
当今,有人研究发现中国几千年以前的太极八卦图,竟是人们苦苦追寻的宇宙统一模式图、宇宙统一方程式!
是吗?
似乎无法论证,似乎荒诞不经,又似乎不无道理……
(三)
《周易》的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有人认为,《周易》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之间是同质、同构的,是思维借助于人创设的符号外化于物质载体上的表现,是两种不同层次的信息形式,有不同的功能侧重,并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两者互换、互补,相辅相成。
有人认为,《周易》是以卦爻象数符号为形式,以阴阳哲学为内容的独特的理论思维模式。它把宇宙万物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探索天与人、主与客、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其规律,是一种通贯天地人“三才”的整体思维。
通过模式来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黑格尔称作“逻辑”,杜林称作“世界模式图”。《周易》可谓开中外哲学史的先声。
《周易》思维模式包括筮法与卦爻两部分。
筮法模式用数字编造起来,是事物潜在运动的模式,用大衍之数的推衍、策数的奇偶变化模拟天地的推演、时间的发展、宇宙阴阳规律的变化。
卦爻模式由卦爻构造起来,是事物呈现运动的模式,反映天地间万事万物的一切变化。其中八卦模式用来模拟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分类,六十四卦模式用以模拟天地万物的运动和变化。
六十四卦模式以“六爻”与“六位”关系为基础,以时、位、中、比、应、承、乘等为原则和标准,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从时间、地点、条件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
这种思维模式、逻辑方法至今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然而《周易》的符号系统毕竟太复杂、太烦琐、《周易》的文字系统毕竟太古奥、太东鳞西爪。怎样才能真正把握?真正认识?
(四)
《周易》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确是太大了!
儒家尊之为“六经之首”,道家(玄学)奉之为“三玄之冠”。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作者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无所不包”,说明易学的外延已达无限大,而其内涵则趋于无限小。
易学就是这么一门大得无边的学问。她包括从各种角度、各种层面对《周易》所作的阐释、理解、分析。似乎包罗万象,似乎不可捉摸。
其实,万变不离其宗。易学始终离不开《易》的思维模式,始终离不开《易》的精髓。
《易》的精髓、《易》的最本质的核心层次,就是“易道”。
无限小的“易道”内涵代表了中华文化最根本的精神;
无限大的易学外延反映了《易》对中华文化极其广泛的影响。
用《易》来研究宇宙、天地,则成了哲学家;用《易》来研究社会国家,则成了政治家;用《易》来研究自然。则成了科学家;用《易》来研究人体,则成了医学家;用《易》来占卜、算命,则成了江湖术士……
《易》成为各学科、各职业的最佳“武器”或“敲门砖”。
中国的一切学术、一切思想似乎都没有离开《易》。
《周易》构成了中华文化最稳定、最本质的内核,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面貌、特色和趋向,决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及风俗习惯。它不仅在本体论、方法论上给人以指导,而且在行为方式上给人以启迪;不仅渗透到最深层的思维方式,而且渗透到实用性的操作层面,不仅在哲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均有重要影响。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活水”。
翻开易学发展史,不难发现:《周易》的成书史正是一部中国文化精神的生成史,整个易学史正是中部中国文化发展史。
《周易》以浓缩的形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发展轨迹,特别反映了从巫术文化向人文文化发展的轨迹。
从夏、商、周三代到春秋战国,从两汉到魏晋,从隋唐到宋元,从明清到现代,《周易》成了各种学术思想的先导和工具,《周易》在中华文化的形成、定型、发展、衰落、更新中充当了“助产婆”的角色。
同时各种不同学术、思想又在影响、补充着“易学”。
易学外延模糊与内涵简约的特性以及经此为表征的术语概念、图数符号,使其具有广泛的思想辐射力和兼容性,诱导人们纷纷“援《易》为说”或“援以入《易》”,造成“易道广大,无所不包”这一向有争议的局面。
易学是开放性的、富有弹性的!
更多相关阅读,请点击武汉学周易:赵向阳说易河上泛舟放歌者(上)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