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易学大讲堂赵向阳说易学人物(国外): 赤冢忠(1913年—)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中国学会理事长、专门委员兼评议员,东方学会常任理事,前日本甲骨学会会长,中国古代哲学、历史及古文字学家。1961年以《周代文化的研究》获文学博士。1970—1972年参加《增订中国古典文学全集》(60卷本,平凡社刊)的编译,主编第一卷《书经·易经》。其易学著作有《周易·尚书译注》(平凡社,1959年),《易经译注》(明德社,1974年)。 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1873—1930) 德国传教士。德国人。精通汉学,1899年来华传教,后又任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参赞。曾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在华居住达二十五年之久。在华期间,发现了《易经》在十三经中的特殊地位的哲学作用,从而对之进行深入研究,并向当时的中国易学家劳乃宣和胡适等人请教。其易学将《周易》给予哲学化的研究,并采纳了胡适关于太极为太栋的说法,给《周易》哲学以具体的结构化揭示的还原。曾在中国北京大学和德国法兰克福大学多次举办易学讲座,听者遍及欧美各国。根据自己对《周易》的理解,译成被称为西文本新约全书,并成为以后西文书《周易》蓝本的德译本《周易》(I Ging,das Buch der Wandlungen aus dem Chinesichen Verdeutscht und Erlaulert),此译本1924年在德国耶拿出版。 荣格(Carl Gustar Jung,1875—1961年) 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又译“江格”、“容格”、“容克”等,瑞士人。精于西方易学史上的卜筮类研究,重点研究《易经》之心理现象,将问卜作为探索潜意识的一个方法。认为《易经》的方法确实把存在于事务和人们中隐微的个别品质,包括在一个人的潜意识自我中隐微的个别品质都考虑进去了。认为《易经》始终坚持自知之明,而且是一本关于要悉心审视自己的性格、态度和动机的长篇劝说书。认为中国人立场的本身与人们对占卦问卜持何态度无关。其有关易学见解可见《〈易经〉英译版前言》。 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西方数理类易学的创始人。德国人。幼年自学,15岁时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并受到经院哲学的训练,后又至耶拿大学学数学和逻辑学,学识渊博。在法国传教士白晋(一译“鲍威特”)等人影响下,研习儒学,敬仰中国古代的爻画文明,曾在法兰克福创办中国学院(此学院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才被毁)。在和白晋的通信中了解到了《周易》的八卦易图。在得到白晋赠予的两张“易图”(《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后,发现了这些图像中的符号变化规律和他在1679年第一次描述确认的从0到63的二进位数字的排列完全一样,发现如果以阴爻——代表0,阳爻——代表1,则《易经》中的图像从0到64就是一个二进位的连续排列,六十四卦完全可以按二进制算术方法排列成“0”和“1”这两种符号,成为计算机语言,并由此认为伏羲是中华帝国和东洋科学的创造者。有关著述有《致德雷蒙的信:论中国哲学》、《读二进制算术》。
武汉易学大讲堂易学人物数据库(国外) 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