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易学大讲堂 大六壬视频、八字视频学习,风水实战函授、汉派六爻函授皆为国内最高水平!为客户起名字、批八字、合婚、择吉日、测日常百事、看风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易学研究 > 易学人物

大家说易

现代易

学易经

易学基础

易学人物

易学专家

易学人物 国外(下)

来源:作者:admin时间:2013-09-27浏览次数:1160
??? 诸桥辙次(1883年—?) 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西教育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化研究专家,别号止轩。1906年东西高等师范学校汉文科毕业。1919—1921年赴中国留学,1930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35年任东京文理科大学教授,静嘉堂文库长。被日本学界誉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全领域专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经讲话》(5卷,1958年)。
? ? 武内义雄(1886—1966年) 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学士院会员,名古屋大学讲师。1910年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1923年任东北帝国大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日本天皇讲授中国哲学史。1957年从东北大学退休。1959年任名古屋大学中国哲学讲师。著有《易与中庸》(岩波书店,1943年)。
??? 高田真治(1893—1975年) 日本学者,学者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国士馆大学教授。1917年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1928年任东京帝国大学副教授。1936年获文学博士。其易学著作有:《易经译注》(岩波书店,1959年)、《易的国家观》(日本弘道馆)、《易的形上学》(日本弘道馆)、《易的思想》(岩波书店)、《易和东洋思想》(纪元书房),还和后藤基已合作了二卷本的《易经译注》《岩波书店,1969年》。
??? 休茨基(1897—1941年) 苏联语文学博士,教授。出生于叶卡捷林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主要研究汉语和经籍。1937年7月以论文《中国的〈易经〉》获博士学位。1935年2月11日获教授职称。发表著作十五种以上。曾将《易经》由中文译成俄文,1936年在莫斯科出版,1960年又再版。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字丹耀,号十宿道人、胜冗子。192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科学博士两种学位。自1942年至1946年任英国驻重庆大使馆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1946年应召到巴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负责工作。两年后回到剑桥大学,1966年至于973年任剑桥大学冈维尔凯厄斯学院院长。曾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他在获得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后,又先后获得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外籍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等殊荣。李约瑟在生物化学胚胎学以及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等方面都有专著,如《化学胚胎学》、《胚胎学史》、《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生物化学的哲学基础》、《哲学与胚胎学》、《唯物主义与宗教》、《科学与国际关系》等。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对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在五十多年的辛勤探索中,他以世纪巨型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lilzation in China)多卷本而饮誉全球。他以严谨精妙的论证告诉这个世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从天文、地理到医药、农业无比辉煌,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其他科技成就曾经直接改变了欧洲社会进程,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和近代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计划三十四分卷,1990年10月已出版17分卷。李约瑟对中国道家和炼丹术极为倾心,对炼丹仪器、》三十六水法》、秋石与甾体激素,作了原始性的基本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五卷三分卷(1976),由李约瑟,何丙郁,鲁桂珍撰写,其中第50—75页专述“魏伯阳:后汉炼丹文献的开端(公元二世纪),”分魏伯阳(50—51页)、《参同契》诸家注本(第51—56页)、外丹解释和内丹解释(第57—58页)、十二消息卦与纳甲;火候(第58—65页)、黄芽的四种解释(第66—68页)、相类概念和反应理论(第68—70页)、其他叙述(第70—75页)等章节。
??? 席文(Nathan Sivin,1932—)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巴黎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东亚科技与医学史学会会长。195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后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即其名誉《伏炼试探》(Chinse Alchemy?Preliminary Studies1968)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后返母校任教。席文治学领域广泛,包括科学思想史、天文学史、数学史、化学史、技术史、医学史(近期重点同是目前美国最活跃最有成就的中国科学史学者,著作极丰。他在《伏炼试探》、“中国炼丹术和时间控制”(Isis,67,513,1976),《中国科技史》五卷四分卷“外丹术的理论背景”、“中国炼丹术”(Hidden Truths:Magic,Alchemy,and the Occult》,1989,P?P?253—260)中都论述了《周易参同契》,后一著作中较为全面。席文认为,对于基础著作特别是《参同契》需要许多解释,因为其中充满隐喻和象征,它们的密集度分为多层。流行的理解认为,内外丹一起产生。没有理由相信,两者同时实施是晚近的或逐渐发展的。《参同契》所引出的精致的象征体系,对人体内外可以同样理解的过程有关。这部著作不仅提到形象化想象的内丹术,而且也提到性医学,它的基本文字表达提出对立物的结合。后来的炼丹家们对于性实践有益抑或有害于修行成仙意见不同,但是许多起重要作用的大师考虑《参同契》具有外丹术、内丹术和性炼丹术(Sexual Alchemy)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因而化学史家们发现难于就某段原文是否涉及矿质原料的操作而达成一致意见。席文还撰《〈系辞大传〉变通考》(《山田庆儿祝寿论文集》,1990年)一文,对《周易系辞》的“变”、“通”、“化”等概念作了综合研究。

#p#副标题#e#;">??? 诸桥辙次(1883年—?) 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西教育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化研究专家,别号止轩。1906年东西高等师范学校汉文科毕业。1919—1921年赴中国留学,1930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35年任东京文理科大学教授,静嘉堂文库长。被日本学界誉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全领域专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经讲话》(5卷,1958年)。
? ? 武内义雄(1886—1966年) 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学士院会员,名古屋大学讲师。1910年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1923年任东北帝国大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日本天皇讲授中国哲学史。1957年从东北大学退休。1959年任名古屋大学中国哲学讲师。著有《易与中庸》(岩波书店,1943年)。
??? 高田真治(1893—1975年) 日本学者,学者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国士馆大学教授。1917年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1928年任东京帝国大学副教授。1936年获文学博士。其易学著作有:《易经译注》(岩波书店,1959年)、《易的国家观》(日本弘道馆)、《易的形上学》(日本弘道馆)、《易的思想》(岩波书店)、《易和东洋思想》(纪元书房),还和后藤基已合作了二卷本的《易经译注》《岩波书店,1969年》。
??? 休茨基(1897—1941年) 苏联语文学博士,教授。出生于叶卡捷林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主要研究汉语和经籍。1937年7月以论文《中国的〈易经〉》获博士学位。1935年2月11日获教授职称。发表著作十五种以上。曾将《易经》由中文译成俄文,1936年在莫斯科出版,1960年又再版。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字丹耀,号十宿道人、胜冗子。192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科学博士两种学位。自1942年至1946年任英国驻重庆大使馆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1946年应召到巴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负责工作。两年后回到剑桥大学,1966年至于973年任剑桥大学冈维尔凯厄斯学院院长。曾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他在获得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后,又先后获得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外籍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等殊荣。李约瑟在生物化学胚胎学以及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等方面都有专著,如《化学胚胎学》、《胚胎学史》、《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生物化学的哲学基础》、《哲学与胚胎学》、《唯物主义与宗教》、《科学与国际关系》等。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对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在五十多年的辛勤探索中,他以世纪巨型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lilzation in China)多卷本而饮誉全球。他以严谨精妙的论证告诉这个世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从天文、地理到医药、农业无比辉煌,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其他科技成就曾经直接改变了欧洲社会进程,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和近代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计划三十四分卷,1990年10月已出版17分卷。李约瑟对中国道家和炼丹术极为倾心,对炼丹仪器、》三十六水法》、秋石与甾体激素,作了原始性的基本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五卷三分卷(1976),由李约瑟,何丙郁,鲁桂珍撰写,其中第50—75页专述“魏伯阳:后汉炼丹文献的开端(公元二世纪),”分魏伯阳(50—51页)、《参同契》诸家注本(第51—56页)、外丹解释和内丹解释(第57—58页)、十二消息卦与纳甲;火候(第58—65页)、黄芽的四种解释(第66—68页)、相类概念和反应理论(第68—70页)、其他叙述(第70—75页)等章节。
??? 席文(Nathan Sivin,1932—)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巴黎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东亚科技与医学史学会会长。195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后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即其名誉《伏炼试探》(Chinse Alchemy?Preliminary Studies1968)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后返母校任教。席文治学领域广泛,包括科学思想史、天文学史、数学史、化学史、技术史、医学史(近期重点同是目前美国最活跃最有成就的中国科学史学者,著作极丰。他在《伏炼试探》、“中国炼丹术和时间控制”(Isis,67,513,1976),《中国科技史》五卷四分卷“外丹术的理论背景”、“中国炼丹术”(Hidden Truths:Magic,Alchemy,and the Occult》,1989,P?P?253—260)中都论述了《周易参同契》,后一著作中较为全面。席文认为,对于基础著作特别是《参同契》需要许多解释,因为其中充满隐喻和象征,它们的密集度分为多层。流行的理解认为,内外丹一起产生。没有理由相信,两者同时实施是晚近的或逐渐发展的。《参同契》所引出的精致的象征体系,对人体内外可以同样理解的过程有关。这部著作不仅提到形象化想象的内丹术,而且也提到性医学,它的基本文字表达提出对立物的结合。后来的炼丹家们对于性实践有益抑或有害于修行成仙意见不同,但是许多起重要作用的大师考虑《参同契》具有外丹术、内丹术和性炼丹术(Sexual Alchemy)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因而化学史家们发现难于就某段原文是否涉及矿质原料的操作而达成一致意见。席文还撰《〈系辞大传〉变通考》(《山田庆儿祝寿论文集》,1990年)一文,对《周易系辞》的“变”、“通”、“化”等概念作了综合研究。

#p#副标题#e#;">??? 诸桥辙次(1883年—?) 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西教育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中国古文化研究专家,别号止轩。1906年东西高等师范学校汉文科毕业。1919—1921年赴中国留学,1930年任东京帝国大学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35年任东京文理科大学教授,静嘉堂文库长。被日本学界誉为“中国哲学思想的全领域专家”。其易学著作主要有《易经讲话》(5卷,1958年)。
? ? 武内义雄(1886—1966年) 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学士院会员,名古屋大学讲师。1910年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1923年任东北帝国大学教授。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日本天皇讲授中国哲学史。1957年从东北大学退休。1959年任名古屋大学中国哲学讲师。著有《易与中庸》(岩波书店,1943年)。
??? 高田真治(1893—1975年) 日本学者,学者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东方学会会员,国士馆大学教授。1917年东京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1928年任东京帝国大学副教授。1936年获文学博士。其易学著作有:《易经译注》(岩波书店,1959年)、《易的国家观》(日本弘道馆)、《易的形上学》(日本弘道馆)、《易的思想》(岩波书店)、《易和东洋思想》(纪元书房),还和后藤基已合作了二卷本的《易经译注》《岩波书店,1969年》。
??? 休茨基(1897—1941年) 苏联语文学博士,教授。出生于叶卡捷林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主要研究汉语和经籍。1937年7月以论文《中国的〈易经〉》获博士学位。1935年2月11日获教授职称。发表著作十五种以上。曾将《易经》由中文译成俄文,1936年在莫斯科出版,1960年又再版。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字丹耀,号十宿道人、胜冗子。1922年毕业于英国剑桥大学,1924年获哲学博士,科学博士两种学位。自1942年至1946年任英国驻重庆大使馆科学参赞,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1946年应召到巴黎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负责工作。两年后回到剑桥大学,1966年至于973年任剑桥大学冈维尔凯厄斯学院院长。曾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馆长。他在获得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后,又先后获得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外籍院士,英国学术院院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等殊荣。李约瑟在生物化学胚胎学以及哲学、宗教、艺术、政治等方面都有专著,如《化学胚胎学》、《胚胎学史》、《生物化学与形态发生》、《生物化学的哲学基础》、《哲学与胚胎学》、《唯物主义与宗教》、《科学与国际关系》等。但他的最大贡献是对于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在五十多年的辛勤探索中,他以世纪巨型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Science and Civlilzation in China)多卷本而饮誉全球。他以严谨精妙的论证告诉这个世界:中国古代科技文明从天文、地理到医药、农业无比辉煌,中国的四大发明和其他科技成就曾经直接改变了欧洲社会进程,直接影响了文艺复兴和近代工业革命的到来。《中国科学技术史》全书计划三十四分卷,1990年10月已出版17分卷。李约瑟对中国道家和炼丹术极为倾心,对炼丹仪器、》三十六水法》、秋石与甾体激素,作了原始性的基本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五卷三分卷(1976),由李约瑟,何丙郁,鲁桂珍撰写,其中第50—75页专述“魏伯阳:后汉炼丹文献的开端(公元二世纪),”分魏伯阳(50—51页)、《参同契》诸家注本(第51—56页)、外丹解释和内丹解释(第57—58页)、十二消息卦与纳甲;火候(第58—65页)、黄芽的四种解释(第66—68页)、相类概念和反应理论(第68—70页)、其他叙述(第70—75页)等章节。
??? 席文(Nathan Sivin,1932—)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系教授,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国际巴黎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东亚科技与医学史学会会长。1958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化学系,后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即其名誉《伏炼试探》(Chinse Alchemy?Preliminary Studies1968)曾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授,后返母校任教。席文治学领域广泛,包括科学思想史、天文学史、数学史、化学史、技术史、医学史(近期重点同是目前美国最活跃最有成就的中国科学史学者,著作极丰。他在《伏炼试探》、“中国炼丹术和时间控制”(Isis,67,513,1976),《中国科技史》五卷四分卷“外丹术的理论背景”、“中国炼丹术”(Hidden Truths:Magic,Alchemy,and the Occult》,1989,P?P?253—260)中都论述了《周易参同契》,后一著作中较为全面。席文认为,对于基础著作特别是《参同契》需要许多解释,因为其中充满隐喻和象征,它们的密集度分为多层。流行的理解认为,内外丹一起产生。没有理由相信,两者同时实施是晚近的或逐渐发展的。《参同契》所引出的精致的象征体系,对人体内外可以同样理解的过程有关。这部著作不仅提到形象化想象的内丹术,而且也提到性医学,它的基本文字表达提出对立物的结合。后来的炼丹家们对于性实践有益抑或有害于修行成仙意见不同,但是许多起重要作用的大师考虑《参同契》具有外丹术、内丹术和性炼丹术(Sexual Alchemy)是一个过程的不同方面。因而化学史家们发现难于就某段原文是否涉及矿质原料的操作而达成一致意见。席文还撰《〈系辞大传〉变通考》(《山田庆儿祝寿论文集》,1990年)一文,对《周易系辞》的“变”、“通”、“化”等概念作了综合研究。

#p#副标题#e#;">??? 铃木由次郎(1901年—)日本学者,文学博士,私立中央大学名誉教授,国士馆大学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大东文化大学汉学会会员。1927年大东文化学院高等科毕业,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哲学研究,1947年任中央大学文学部教授,从事“《周易》的思想史、形成史和学说史的研究”;1962年进行“易的宗教思想研究”;1966年—1962年进行“易与阴阳五行思想的研究”;其易学著作有:《汉易研究》(明德社,1963年版),《易经译注》(二卷本,集英社,1974年版)、《易与人生》(明德社)等。此外,他还撰有《易的运命观》、《易随想》、《孔子与易》、《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与莱布尼兹二进法算术》等论文。
??? 户田丰三郎(1905—1973年) 日本学者,日本中国学会会员。1949年任广岛大学文学部副教授,从事“王弼《易注》——《易经》注释史”的研究,并讲授“阳明学”。1964年进行“《周易》的各种注释及其特点的研究”。他在中国易学史的研究上有较深的造诣,曾著有《易经注释史纲》(风间书房,1968年初版,1973年再版)和一大批易学论文。
??? 今井宇三郎(1910— )日本学者,文学博士,私立追手门学院大学文学部教授,东方学会会员,日本中国学会会员。1961年以《宋代三易图的研究》获文学博士。1964年编撰《周易参同契校本》。1968年进行:关于《周易参同契》的文献学处理的研究。“1969年在日本中国学会第21届学术大会上作了“关于乾坤作用”的报告。1973—1974年参加《万有百科大事典》(24卷本,小学馆刊)第一卷《文学》和第4卷《哲学、宗教、神话和语言》中国部分的编写。其易学著作有《宋代易学的研究》(明治图书出版社,1959年)
??? 赤冢忠(1913年—)日本学者,文学博士,国立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日本中国学会理事长、专门委员兼评议员,东方学会常任理事,前日本甲骨学会会长,中国古代哲学、历史及古文字学家。1961年以《周代文化的研究》获文学博士。1970—1972年参加《增订中国古典文学全集》(60卷本,平凡社刊)的编译,主编第一卷《书经?易经》。其易学著作有《周易?尚书译注》(平凡社,1959年),《易经译注》(明德社,1974年)。
?? 布洛菲尔德(John Blofeld) 英国佛学家。中年曾到过中国,基于占筮需要而翻译《易经》,该英译本1965年在伦敦出版。其译文,尤其是那些占筮辞简洁清楚,读者一看就能理解。但译本并不可靠,许多是凭猜测。因此,它与其他译本相比没有什么地位,最多只能为现代占筮者提供方便。
??? 本田济(1920— ) 日本文学家,1943年京都帝国大学中国哲学文学科毕业。1949年任大阪市立大学副教授,兼任京都大学文学部讲师。现是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教授,东方学会关西地区委员,日本中国学会理事、评议员兼专门委员,阪神中国哲学会会员。1959年参加“怀德堂讲座”,主讲《周易》。其易学著作有《易译注》(朝日新闻社,1966年);《易学——它的形成与发展》(平东寺书店,1973年)。
??? 唐力权(Lik Kene Tong 1935年— )美国康州美田大学(Fairfield University)哲学系教授。1935年10月26日出生于香港,美国纽约大学经济系毕业,美国纽约社会研究新校(New School for Social Research)哲学博士,曾任国际中国哲学会(ISIP)会长,现任国际中国哲学会执行长。精于形上学、比较哲学和易学研究,其哲学思想植根于善运用现代西方哲学观念对《周易》作比较研究,开创以现代比较哲学方法治易之先河,有较大成就,在西方影响较大。其易学方面的代表作有《周易与怀德海之间:场有哲学序论》(台北,黎明出版社1989年出版;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怀德海与〈易经〉中的时间观念》(《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4年第1期)。《从〈易经〉的观点看怀德海与中国哲学》(《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79年第6期)、《意义的化裁:〈易经〉中的感通观念》(《英文中国哲学季刊》1990年第3期)。他认为,《周易》哲学是场有哲学,其特征就在相对相关性。《易传》的所有主要观念和“太极”、“易”、“生生”、“道”、“阴阳”、“天地”、“乾坤”等等无一不是由场有观念发展出来的形上学观念。“太极”是此宇宙场有之本体,是构成一切事物的相对相关性的无限背景。而“易”和“道”则是此太极体之“场用”。《易传》以生生不已而言“易”。以阴阳相交而言“道”,其“易”和“道”都是太极之用,即场有场体之场用。
??? 成中英(1935— ) 美籍华裔学者。原籍南京。1974年夏威夷大学哲学教授兼《东西方哲学》编委,任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国际《易经》学会主席。其易学论文有《〈周易〉的“时中”观念与孔子思想》、《〈易经〉中的理与气——对中国哲学中“有”与“无”的重新考察》、《论〈易经〉哲学中之转化的和谐性》等。
??? 卫德明(Hellmut Wilhelm)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德国人。卫礼贤(Richard Wilhelm)之子。曾任北京大学教授。继承并发展了其父亲的易学思想,整理并出版了其父亲的易学研究著作和译文。其著有《变化——周易八论》(《Die Wandlung ,acht Uo-trage Zum I -Ching》),《易经中的天、地、人》(《Heaven?Earth and Man in Book of Changes》、《〈易经〉中的思想和概念的相互作用》(《The Interplay of Image and Concept in Book of Changes》)等。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赵向阳微博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