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辞根于象,以象定辞。尚氏认为,易辞皆从象生,“周易卦辞爻辞,无一字不从象生”,“易说即失传,有吾人不知其象者矣,断无象外之词”(《焦氏易诂》卷二,第35页),甚而认为“易经所有人名、地名,无不从象生。如泰五之帝乙,以震为帝,坤为乙;明夷之文王、箕子,以坤为文,以震为主,故曰文王,震为子,为箕,故曰箕子,既济之鬼方,以坎为鬼也”。
如果说,《周易》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辞,皆观象而系,那古今治易之人往往会认可;然说易经涉及的所有人名、物名、地名都从象生,而忽略了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故事及至哲理,则未必能为古今治易之人所认可。而尚氏却始终秉持“《周易》字字从象生”的观点,以之为治易大纲,并细化为各各读易、说易的条例。如:
(1)读易者须先从六十四卦象入手,弄清诸卦得名之义。而卦名皆因卦象而生,卦名者不解,因而卦爻辞亦不解。
(2)读易者欲明诸卦爻辞之含义,须先知卦爻辞从何象而生,然后象与辞方相属。辞而吉,象吉也:辞而凶,象凶也。
(3)不同卦者其辞同,则其象必同。如,小畜六四,井初六象传皆曰“上合志”也,乃因二者都处三画卦巽的初爻,且与该卦三爻阴阳相应。
(4)同一卦者其辞异,则其取象不同。如:困卦辞上名云“贞,大人吉”,下名却云“有言不信”,乃因该卦二、五阳刚居中之象故云“吉”,三至上正反兑相背故云“不信”。
(5)同一爻者而爻辞吉凶不同,则由此爻上取而象吉,下取而象凶,或下取而象吉,上取而象凶。(《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8页)如,颐六五曰“居贞吉”,下又曰“不可涉大川”,则由此爻趋上从阳补阴,依仗上九阳刚贤者故吉,临下则与二爻不相应故凶。
(6)凡易辞,有其象而不必有其事(《焦氏易诂》卷十,第170页),故读易者不能执其解。为事之所必无,理之所难有,然在易则在惟妙惟肖之取象(《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9页)。如,豫九四云“朋盍簪”,上卦震为发,二至四艮为簪,三至五坎为穿,阴以阳为朋,以及阳横贯于群阴之间,犹若簪之括发,故云朋盍簪。
易辞根于象,以象定辞。尚氏认为,易辞皆从象生,“周易卦辞爻辞,无一字不从象生”,“易说即失传,有吾人不知其象者矣,断无象外之词”(《焦氏易诂》卷二,第35页),甚而认为“易经所有人名、地名,无不从象生。如泰五之帝乙,以震为帝,坤为乙;明夷之文王、箕子,以坤为文,以震为主,故曰文王,震为子,为箕,故曰箕子,既济之鬼方,以坎为鬼也”。
如果说,《周易》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辞,皆观象而系,那古今治易之人往往会认可;然说易经涉及的所有人名、物名、地名都从象生,而忽略了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故事及至哲理,则未必能为古今治易之人所认可。而尚氏却始终秉持“《周易》字字从象生”的观点,以之为治易大纲,并细化为各各读易、说易的条例。如:
(1)读易者须先从六十四卦象入手,弄清诸卦得名之义。而卦名皆因卦象而生,卦名者不解,因而卦爻辞亦不解。
(2)读易者欲明诸卦爻辞之含义,须先知卦爻辞从何象而生,然后象与辞方相属。辞而吉,象吉也:辞而凶,象凶也。
(3)不同卦者其辞同,则其象必同。如,小畜六四,井初六象传皆曰“上合志”也,乃因二者都处三画卦巽的初爻,且与该卦三爻阴阳相应。
(4)同一卦者其辞异,则其取象不同。如:困卦辞上名云“贞,大人吉”,下名却云“有言不信”,乃因该卦二、五阳刚居中之象故云“吉”,三至上正反兑相背故云“不信”。
(5)同一爻者而爻辞吉凶不同,则由此爻上取而象吉,下取而象凶,或下取而象吉,上取而象凶。(《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8页)如,颐六五曰“居贞吉”,下又曰“不可涉大川”,则由此爻趋上从阳补阴,依仗上九阳刚贤者故吉,临下则与二爻不相应故凶。
(6)凡易辞,有其象而不必有其事(《焦氏易诂》卷十,第170页),故读易者不能执其解。为事之所必无,理之所难有,然在易则在惟妙惟肖之取象(《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9页)。如,豫九四云“朋盍簪”,上卦震为发,二至四艮为簪,三至五坎为穿,阴以阳为朋,以及阳横贯于群阴之间,犹若簪之括发,故云朋盍簪。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易辞根于象,以象定辞。尚氏认为,易辞皆从象生,“周易卦辞爻辞,无一字不从象生”,“易说即失传,有吾人不知其象者矣,断无象外之词”(《焦氏易诂》卷二,第35页),甚而认为“易经所有人名、地名,无不从象生。如泰五之帝乙,以震为帝,坤为乙;明夷之文王、箕子,以坤为文,以震为主,故曰文王,震为子,为箕,故曰箕子,既济之鬼方,以坎为鬼也”。
如果说,《周易》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辞,皆观象而系,那古今治易之人往往会认可;然说易经涉及的所有人名、物名、地名都从象生,而忽略了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故事及至哲理,则未必能为古今治易之人所认可。而尚氏却始终秉持“《周易》字字从象生”的观点,以之为治易大纲,并细化为各各读易、说易的条例。如:
(1)读易者须先从六十四卦象入手,弄清诸卦得名之义。而卦名皆因卦象而生,卦名者不解,因而卦爻辞亦不解。
(2)读易者欲明诸卦爻辞之含义,须先知卦爻辞从何象而生,然后象与辞方相属。辞而吉,象吉也:辞而凶,象凶也。
(3)不同卦者其辞同,则其象必同。如,小畜六四,井初六象传皆曰“上合志”也,乃因二者都处三画卦巽的初爻,且与该卦三爻阴阳相应。
(4)同一卦者其辞异,则其取象不同。如:困卦辞上名云“贞,大人吉”,下名却云“有言不信”,乃因该卦二、五阳刚居中之象故云“吉”,三至上正反兑相背故云“不信”。
(5)同一爻者而爻辞吉凶不同,则由此爻上取而象吉,下取而象凶,或下取而象吉,上取而象凶。(《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8页)如,颐六五曰“居贞吉”,下又曰“不可涉大川”,则由此爻趋上从阳补阴,依仗上九阳刚贤者故吉,临下则与二爻不相应故凶。
(6)凡易辞,有其象而不必有其事(《焦氏易诂》卷十,第170页),故读易者不能执其解。为事之所必无,理之所难有,然在易则在惟妙惟肖之取象(《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9页)。如,豫九四云“朋盍簪”,上卦震为发,二至四艮为簪,三至五坎为穿,阴以阳为朋,以及阳横贯于群阴之间,犹若簪之括发,故云朋盍簪。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易辞根于象,以象定辞。尚氏认为,易辞皆从象生,“周易卦辞爻辞,无一字不从象生”,“易说即失传,有吾人不知其象者矣,断无象外之词”(《焦氏易诂》卷二,第35页),甚而认为“易经所有人名、地名,无不从象生。如泰五之帝乙,以震为帝,坤为乙;明夷之文王、箕子,以坤为文,以震为主,故曰文王,震为子,为箕,故曰箕子,既济之鬼方,以坎为鬼也”。
如果说,《周易》六十四卦辞,三百八十四爻辞,皆观象而系,那古今治易之人往往会认可;然说易经涉及的所有人名、物名、地名都从象生,而忽略了其中可能蕴含的历史故事及至哲理,则未必能为古今治易之人所认可。而尚氏却始终秉持“《周易》字字从象生”的观点,以之为治易大纲,并细化为各各读易、说易的条例。如:
(1)读易者须先从六十四卦象入手,弄清诸卦得名之义。而卦名皆因卦象而生,卦名者不解,因而卦爻辞亦不解。
(2)读易者欲明诸卦爻辞之含义,须先知卦爻辞从何象而生,然后象与辞方相属。辞而吉,象吉也:辞而凶,象凶也。
(3)不同卦者其辞同,则其象必同。如,小畜六四,井初六象传皆曰“上合志”也,乃因二者都处三画卦巽的初爻,且与该卦三爻阴阳相应。
(4)同一卦者其辞异,则其取象不同。如:困卦辞上名云“贞,大人吉”,下名却云“有言不信”,乃因该卦二、五阳刚居中之象故云“吉”,三至上正反兑相背故云“不信”。
(5)同一爻者而爻辞吉凶不同,则由此爻上取而象吉,下取而象凶,或下取而象吉,上取而象凶。(《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8页)如,颐六五曰“居贞吉”,下又曰“不可涉大川”,则由此爻趋上从阳补阴,依仗上九阳刚贤者故吉,临下则与二爻不相应故凶。
(6)凡易辞,有其象而不必有其事(《焦氏易诂》卷十,第170页),故读易者不能执其解。为事之所必无,理之所难有,然在易则在惟妙惟肖之取象(《周易尚氏学》卷首说例,第9页)。如,豫九四云“朋盍簪”,上卦震为发,二至四艮为簪,三至五坎为穿,阴以阳为朋,以及阳横贯于群阴之间,犹若簪之括发,故云朋盍簪。 武汉易学大讲堂转载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