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之才(492-572年)
徐之才,丹阳人氏。父雄,事南齐,官至兰陵太守,因医术高明被江左称道。(
赵:父为厅级干部,医术口碑好。)
之才幼而俊发,五岁诵《孝经》,八岁知晓义旨。
曾与从兄康前往梁太子詹事汝南人周舍家听讲《老子》。周舍备饭菜招待,并戏言道:“徐郎不用心思义,而只侍奉饭菜吗?”之才答:“我听说圣人虚其心而饱其腹。”舍感叹着奖赏了他。(赵:善言)
十三岁,召为太学生,粗通《礼》、《易》。
彭城刘孝绰、河东裴子野、吴郡张嵊等常与之才讨论《周易》以及《丧服》仪,他反应敏捷,对答如流。
刘、裴诸人极为感慨,说:“神童!神童!”刘孝绰说:“徐郎燕颔,有班定远的相貌。” (赵:有神童之称。)
陈郡人袁昂为丹阳太守,举荐之才为主簿。大小事务,处置得极为妥贴。
郡公廨失火,之才起床观望,夜里不曾穿衣,披着红色的服帕跑到房外,在火光的映照下被袁昂看见。功曹请求免除其职,袁昂重其才学,便宽宥了他。
豫章王综出镇江都,再拜之才为豫章王国左常侍,又转为综的镇北主簿。
综入魏,三军散走,之才退至吕梁,桥断路绝,这样就被魏统军石茂孙所扣留。
综侍魏才十个月,便位至司空。魏准许综收聚先前的僚属,这才查访到之才在彭泗,禀告魏帝说:“之才特善医术,而且又有机辩。”下诏征之才。
孝昌二年(526),之才抵洛阳,帝敕居住南馆,礼遇极其优厚。
从祖父謇之子践上奏魏帝请求准许之才返家。之才药石灵验。又博涉经史,加之出言敏捷,朝臣争相邀引,使其名声大噪。
武帝时,封昌安县候。天平中,齐高祖征召入晋阳,因而之才常在内馆,受到了极好的待遇。
武成帝高湛(537-569年)
武定四年(546),由散骑常侍转为秘书监。文宣为宰相,所有官吏或升或降。杨愔认为南土之人,不堪掌管秘书,转授金紫光禄大夫,让魏收代领其职。之才因而十分怏怏不乐。
之才稍通天文,也懂图谶之学,与馆客宋景业参校吉凶,预测午年必有变革,请高德政启奏皇上。(赵:首次公开预测。)
文宣见奏极其高兴。此时从娄太后到勋臣贵戚,都称关西既是劲敌,恐怕有挟天子令诸候之言辞,不能先行禅代之事。只有之才这样说:“千人追兔,一人得之,诸人咸息;须定大计,哪里容许去仿效他人。”又引经据典,罗列条目,
帝依从了之才的建议。登基后,帝更加亲近之才。之才不仅依仗医术升进,而且首倡禅代,又戏谑滑稽,言无不至,于是大得亲昵。不久升任侍中,封池阳县伯。(赵:以“开心果”自保。)
之才见文宣政令苛严,求出朝廷,除赵州刺史,竟不能向朝廷陈述职守,依然被当作弄臣看待。
皇建二年(561),拜西兖州刺史。未赴任时,武明皇太后患病,之才治疗,应手便愈,孝昭赐予彩帛千段、锦四百匹。
之才因擅长医术,虽在外为官,有事即马上召回。由于博识多闻,所以医术越发高妙。(赵:医术高明,得父之真传。)
太宁二年(562)春,武明太后又病,之才弟之范为尚药典御,帝令其诊视。内史都请求宫中呼太后为“石婆”,大概是有忌讳,因此改名压制。
之范出宫告诉之才说:“童谣云‘周里跂求伽,豹祠嫁石婆,砍墓作媒人,只得一双紫綖靴’。眼下太后突然改换名字,我好生奇怪。”
之才说:“跂求伽,一派胡言。豹祠嫁石婆,哪有好事?砍墓作媒人,只是想合葬而挖冢。只得一双紫綖靴是在四月,为什么?紫是由‘此’和‘系’组成的,綖,是熟,当在四月中旬。”之范问靴是什么意思。之才说:“靴字是革旁加化,岂是长久之物?”到四月一日,太后果然死了。(赵:断事有应验。)
徐之才著《不老回春法》
脚跟肿痛病,很多医家不知其所以然。之才说:“这为蛤精疾,是乘船入海,脚放在水中所致。”病人说:“确有其事。”
之才剖开脚跟部,找出了两个蛤子,像榆树荚那样大。有人用骨头做刀子把,色彩斑斓。之才见了,说:“这是人瘤。”问得自何处,说是在某古冢中见一骷髅额骨长有数寸,试着用刀削开一看,有花纹,故拿来做了刀把。之才就是这样的明悟多通。(赵:博学多识)
相关阅读:做官难,但他善易懂医,竟被连连提拔直至封王!(徐之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