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易学大讲堂看风水:
中国人不仅根据天象来占卜,也以相土或风水(字面意义为“风和水”)术来卜地。风水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已比星命学更为近代学者所注意。风水与占卜不同,从罗盘的发明,可以认识风水的重要性。查理为风水下过定义:“此为使生者与死者之所处与宇宙气息中的地气取得和合的艺术。”其基本思想是:如生者的居室与死者的坟墓不置于适当的地方,各种灾祸将降及居者与墓中死者的子孙;反之,吉地将降禄寿与福祉。每一地皆有其特定的地势,此地势,局部性地制约着各种自然之气,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势,调节选择的位置,获得所向往的和谐。由于“风和水”的影响而形成的山岳形状,水流方向,是最重要的。建筑的高度与形态,道路和桥梁的方向,也是有一定意义的因素。此外,不可见的气的力量与性质,时时为天体的位置所左右,所以从当地观察的天体方位也必须考虑在内。位置是极重要的,对于不吉的位置,人们可以通过挖穴、堆丘或其他措施来变化风水,改善它。
这套思想很古老,至少可追溯到公元前第四世纪,两个世纪后,风水说广泛普及。前引《管子·水地篇》,可窥知地气有如人和动物的筋胳流通。王充时代,已很发展,可能在汉初已为人所接受。《史记》提到一支占卜者阶层,即堪舆家(堪天道、舆地道的占卜者)。《汉书·艺文志》著录《堪舆金匮》与《宫宅地形》两书,皆失传。王充同时代的王景似曾研究风水之学,显示出当时是和修河渠、治水,已发生相当的关联。风水之说真正自成体系,似始于三国时代,管辂有《管氏地理指蒙》(管氏是风水先生)。其后郭璞有《葬书》,王微有《黄帝宅经》(今存),唐代杨筠松有《青囊奥旨》,明代刘基有《堪舆漫兴》。 《古今图书集成》所载的风水专家,郭璞之前有三人(管辂除外),一为战国时代的樗里子,二为秦代的朱仙桃,三为汉代作《葬经》的青乌先生。
存于大地上的阴阳二气,与春天出现于东方的青龙,秋天出现于西方的白虎相一致。二者都以地热来象征,青龙居坟墓或居室之左,白虎居其右,而坟墓或居室犹如处于双臂弯抱之间,籍之得以庇护。然而,这仅是复杂的开端,高耸的峭壁被为阳,圆形的高地被视为阴,在可能的情况下,须由地址的选择来平衡这些(山灵)影响,取阳的3/5阴的2/5,人们还必须考虑到与此交织在一起的八卦,六十甲子与五行。由于所有这些因素的影响,占卜者极偏爱蜿蜒的道路,纡曲的墙壁,与波折多姿的建筑物,益求其适合山水景色,而不是支配它们,他们避免了直线与几何性布局,认为孤立的巨石也是不吉利的。在许多方面,风水对中国人民是有益的,如它提出植树木和竹林以防风,强调流水近于房屋的价值。虽在其他方面十分迷信,但它总是包含着一种美学成分,遍中国农田、居室、乡村之美,不可胜收,都可籍此得以说明。
无庸置疑,罗盘的发明应归因于风水,它最初为占卜者之盖,即所谓“栻”。盘分两层,上盘为圆形,象征天,下盘为方形,象征地。北斗七星标在上层上,盘两屋都刻着有关罗经点的符号。此种占卜者之盘,可远溯到公元前三世纪,而且很明显与定方向有关,即使阴天时也可用它。但罗盘发明的全过程延续到了较晚的时代,也有证明认为,占卜者之盘与棋弈有关,它最早的使用好象是一种往盘上掷类似骰子形的棋子(“人”)来占卜的方式。
……
中国磁罗盘之发明,原始于宫廷幻术士的占卜术,而其后的应用发展,乃在农业的大陆而非主要是航海的文明。它的用途,却又局限于准科学道家的堪舆术(风水术)。明乎此,我们不难了解这重要的发明,所以传播得如是慢之原因。
堪舆术在各种占卜术中,是最深植于中国各代文化中的,它发展于战国时代,各派阴阳家哲学,邹衍的全盛时期。《管子》中形容水是大地的血和气。《史记》中亦提及某些占卜师为堪舆家。由于王充(第一世纪末)对此之攻击,可知在汉朝堪舆术已相当发达,到了三国时,更形巩固了。
罗盘的兴起,以使堪舆师自唐代后分成二派。江西有“赣州先生”,以杨筠松为首(公元874—888年),提到占星学而未及罗盘的使用。另一派为福建派,宗奉王伋(生于公元990年),认为罗盘对地形预兆极为重要。1786年赵九峰的“地理五决”,皆系有关如何使用罗盘来选择坟墓住宅吉地的详细方法。
不幸的是许多书籍都散失了。公元1602年,精于堪舆术的李应试入耶稣教,他竟将三满箱精心收藏之高价手抄本(占卜术及教律所禁的书),公开焚烧了。又三年后入教的瞿太素,亦焚毁三四担各学派的印本及手抄本待印的书。这愚昧之举,关闭了探索中国对科学最伟大贡献的史料之门。
中国的堪舆罗盘,极为复杂,包涵八卦、天干、地支、二十四个方位等。到了航海的罗盘,则简化为十二至八个方位。
丘延翰(唐代堪舆师,公元713—741年间)时的天文南北线方位术语为“正针”。杨筠松(公元880年)以该时之磁偏角(北方偏东7。5度)在罗盘又加一圈,称中中针。偏角随时变易的记载,见于范宜宾的《罗经精解》(公元1736—17950)。
------范为辑译自《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清楚的是,中国磁罗盘虽然可能是用作堪舆(尤其是宅地墓穴定位向用)数世纪后才用于航海,但是中国水平比他们的欧洲同行们使用磁罗盘至少早一个世纪,而且更可能是早两个或三个世纪。
晚唐时期(约800年)的堪舆书《管氏地理指蒙》首次明确地提到了磁偏角。这是以磁针为前提的,实际上是专门的叙述。在《九天玄女青囊海角经(约900年)中含有关于磁偏角的含蓄的资料,因为书中谈论了“正针”和“缝针”。如果我们看一下近代的中国堪舆罗盘,就会发现罗盘上有三个同心圆:外面两个同心圆是重复了最内层一个圆上的24等分点,但是和内层圆的等分点是错开的,一个向东偏7。5度,另一个向西偏7.5度。按天文学南北方向的叫做“正针”,采用向东磁偏角圆周方位的叫做“缝针”,而偏西的叫做“中针”(很可能因为这一个圆在三个同心圆的正中间)。每样事实都表明了,这三个圆是磁偏角在中国顺序地向东和向西那时候保留下来的,像化石般的痕迹仍体现在罗经盘上。实际上,中世纪的史籍生动地描写了堪舆家们之间因此而争论对宅地和墓地位置,哪一个是更正确的方位。终于,1174年曾三异在《同话录》中提出了一种理论来详细地解释磁偏角。因此无疑可以肯定,当欧洲人甚至连指向性都还没有听说过时,中国人就已在为磁偏角的起因而操心了。
-----辑自《李约瑟文集·中国对航海罗盘研制的贡献》
更多相关文章请搜索仙骨道人谈风水 武汉易学大讲堂风水玄说转载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