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武汉易学大讲堂 大六壬视频、八字视频学习,风水实战函授、汉派六爻函授皆为国内最高水平!为客户起名字、批八字、合婚、择吉日、测日常百事、看风水!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数术天地 > 测字

大六壬

新派大六壬

奇门遁甲

说数术

八字推命

看风水

算卦

梅花易数

知几

测字

易医同源

百事可测

风水玄说

卦象是上古文字

来源:作者:admin时间:2014-10-22浏览次数:1513

武汉易学大讲堂测字
    相传明朝皇帝朱元璋,一次私访中见一农妇在门口喂猪,不由得停步注目,拈须微笑。随从以为“寡人有疾”,要上前搭讪,朱元璋笑道:“非也,这屋檐下一头猪,不正是个‘家'字嘛”。文字类逸闻趣事实在太多,中国人饭后茶余的闲聊中,还在不断作着新的补充,这要归结于中国独特的象形文字。这些数以千计的方块汉字,组成了庞大的体系,沿着指事、象形两条路径发展起来,仰韶人刻划的表意符号发展为指事文字,而 殷墟留下的甲骨文 , 则直接发展为象形文字 , 最后形成形义结合的注音文字。如果从汉字文化切入易经,就会发现真面目 平淡无奇,一如老僧日啖的白菜、豆腐、馒头、稀饭。
    实实在在的说,卦象原本是上古文字,在成熟文字尚未出现之前,初民们用以表达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理解和体会。这套表意符号系统,经智者们的体验和实践,从八卦演化为六十四卦,又推出 384 爻,并加以显隐、正倒、错综,弄出许多变化,在当时犹如一本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发明创造!
    宋代杨诚斋《易传》云:“卦者,其名,画者,非卦,乃伏羲初制之字。”
    汉代《易纬•乾凿度》说得更为具体:“八卦,古文天字;古文地字;古文风字;古文山字;古文水字;古文火字;古 文雷字;古文泽字。
    清人周太谷《周氏遗书•道原》说:“太初则以图、书,包牺则以卦画,轩辕则以书契,尧舜以言,文周以辞。
    草创时期一切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如果作大跨度的横向比较,我们就会看见当时地球上几个文明初现的地区, 也正在走着大致相同的路。
    洞居人的粗劣图画,草创了文字基础,埃及文字最初也是图画,大约出现在公元前 3500 年,被称为“圣图”,画在当地盛产的一种纸草上 ① 。第八王朝 ( 前 2173 — 2160 年 ) 时,圣书简化为祭司体,新王国时期出现字母,以后形成拼音字母。
    尼罗河创造了埃及文明,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两河文明,这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它们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苏美尔人则创造了另一套文字系统,他们用一枝硬的尖笔,把文字写在泥板上,然后烤干,写出来的文字是楔形体,(cunei-form)这也是一种象形符号文字。
    西方人发明拼音文字,是在克里特覆灭,埃及衰落之后,当时闪米特人一部分,定居在叙利亚沿岸,被称为腓尼基人,是罗马的主要竞争者,正是他们发明了“字母”,以及拼音系统。西方史学家认为这项发明的价值,远远胜过了所罗门王的全部财富!以后希腊人接受了这套系统,又传播开来。
    Alphabet(字母)这个词,是由希腊文头两个字母——ahpha和beta组合而成的。而beta,来源于楔形文字的闪米特文字,意思是房屋;而alpha,则源于alpha,意思是牛,也许最初是一个牛头形符号。这和中国的“家”字何其相似乃尔,人类初期对重要财产的看法,相去并不太远。这些字母最初源于某种图画或符号,以后变成一个音来使用,又和许多音结合起来,构成无数的词。当西方人走向拼音文字之时,中国人仍然发展着象形文字。象形汉字起源于以“河图、书”这代表的原始数字卦。卦者,挂也,上承结绳记事。郑玄《周易注》云:“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绳。”金文中“十”、“廿”、“卅”正是结绳记数在汉字中的遗存。所以今人于省吾先生断言:“中国的古文字自纪数字开始,纪数字乃古文字中之原始字。”(《甲骨文字释林--释一至十六纪数字》)按许慎《说文解字》归纳,汉字有六书之说--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前四种为造字之法,后二种为用字之法。许慎将这许许多多的汉字,概括为540部首,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创造,当然这是文字学原则的部首,而不是检字法原则的部首,前者是按照六书体系的,后者则给予摆脱。明代梅膺祚《字汇》又把部首减为214部,使之更为简便明了。汉字的字形也在逐步简化,日益向大众化靠拢,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大致路线为:结绳--甲骨--金文--篆体--隶变--楷体--行草--简体。
    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拼音文字是在汉朝,这是随佛教而来的印度梵文字母,在讶异之余,儒家学者们受到了极大的启示,于是:
    汉末出现反切;
    南朝提出声律;
    隋代流行切韵;
    晚唐争论 36 字母;
    北宋倡导等韵图;
    ……
    不过,中国语言的单音节性(缺少语形变化),使它到了谐声阶段,便踟蹰不前了。
    汉字的另一条路则通向了巫文化的迷宫,少数祭司垄断了这套符号体系,用以表达天意。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现的文字都与宗教祭祀有关。殷虚和其它地方发现的甲骨文,也多是夏商王朝占卜记录。到周朝已经利用没有固定含义的符号作卜筮工具,以代替龟卜。
    另外,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原始文字,彝族毕摩的彝文,纳西族东巴的象形文都掌握在巫师手里。中国文字与八卦为同一个来源,可以断言卦象即古文字,古文字即卦象。卦象与生俱有的简易、变易、不易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原始状态下表达天意,于是祭司们垄断了这套符号系统,搭起了一座“八卦鼎炉”,无论怎样闪转腾挪,都不离禁地半步。自我封闭的内循环体系,使卦象成为文字的活化石!这时,一位叫仓颉的人,则采集、整理了另一套符号表意系统。按照传说,这是个与众不同的奇人!鲁迅说:“我还见过一幅这位仓颉的画像,是生着四只眼睛的老头陀。可见要造文字,相貌先得出奇,我们这种只有两只眼睛的人,是不但本领不够,连相貌也不配的。”(《且介亭杂文》)当时天地震动,厉鬼夜哭,空中落粟。这幅景象用现代眼光看,可以理解为一场风暴,某处粮仓给卷了起来,正好落在仓颉家门口,让邻居们奇怪得不得了。当然史书上记载了不少这类怪事。
    求《汉书•五行志》载:“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湖陵雨血,广三尺,长五尺,大者如钱,小者如麻子。”
    又载:“元帝永光二年八月,天雨草而叶相馂结,大如弹丸。平帝元始三年正月,天雨草,状如永光时。”
    元朝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至正丙午年八月辛酉,上海县浦东俞店桥南,牧羊儿三四人闻头上恰恰有声,仰视之,流光中陨一鱼。……是日日晴无阴云,亦无雕鹳之类,是可怪也。日馉时,县市人哄然指流星自南投北,即此时也。”
    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愿望,宁肯相信奇迹,却不喜欢平淡,所以造字便连带惊天地、泣鬼神的渲染,一块传了下来。其实晚上刮大风的声音,可以想象成许多鬼在哭泣,而满脸皱纹的老仓颉,眼袋突出,会误视为四目,只不过大家觉得这样说未免太扫兴了!
    仓颉采撷的这套表意符号,日久天长后,变得错杂参半,歧义百出,加上方言土语,如果不是老乡,则不知所云,很像造巴比伦塔时,上帝暗中做了手脚。
    以“道”字为例,初文为,即众衣形之分裂,而非字。金文本象置人首于衣中之状,意极诡尚未甚明,或有藏人首于衣中——杀人越货的奸盗之意?鼎铭中,似乎释为道路、盗贼……均可通。如所测藏首祭杀人之意不误,则道之本意与后世所 谓道德之意大相径庭 ! 再举男、妇两字,亦可作为佐证。男,像用手撒微细的小状物,入田畦间之状。大约是用播种代表农田的技术性劳动,引申为赞美农艺者之称。初意未必专称男子,古文中明确显示性别为士、女,《诗》、《易》尚如此。后省略为,失播种之形,许慎解作“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用力于田也。”变很确切的象形为会意。
    妇,即帚,始即火焚女俘以为祭牲之意。后被认为从女,从帚,是干家务活之意。
    象形文字源于生活实际,不啻是一幅幅真实的生活写照,这些简练生动的画幅,向我们揭露了人类早期的残酷历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爱历篇》,太史令 胡母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说文--序》)然而这果实并不硕大,直到汉代司马 相如之前,统一的文字仅仅三千三百字,实在是捉襟见肘,不够日常应付。
    公元169年 , 大学者蔡邕以文字多谬,疑误后学,邀了一批同僚,奏求定正《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后汉书•蔡邕传》)
    不料六百年后的南北朝,汉字又坠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是个“仓颉”辈出的时代,随便一位村学究,都干过仓颉曾经干 过的事。由于无法收拾局面,学者们只得承认这些俚俗文字,并出版了一批专著,以便规范。如《通俗文》、《小学篇》、 《要用字苑》、《文字集略》等等。
    唐太宗贞观七年(公元623年),颁布颜师古《五经定本》及《字样》于天下,出现所谓字样之学,号为“颜氏字样”。文字再次得到规范。
    其实荀子的一番见解,倒是值得我们思忖:“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谊,异于约则谓之不谊,名无固定,约 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 《正名篇》 ) 这原则是只要约定俗成,大家认可就行。
    中国的怪现象之一,便是许多事一管就死,一活就乱。就在这“乱”与“死”之间,汉字蹒跚着向今天走来。    
    更多相关文章请点击用八卦对汉字的实践研究 武汉易学大讲堂测字转载

 

赵向阳微博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邮箱:manzuyr@163.com 在线QQ:448069585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20200038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