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年-705年)剧照
鲁迅先生说:“骆宾王作讨武曌檄,那‘入宫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几句,恐怕是很费点心机的了。
但相传武后看到这里,不过微微一笑。是的,如此而已,又怎么样呢?
声罪致讨的明文,那力量往往远不如交头接耳的密语,因为一是分明,一是莫测的。
我想假如当时骆宾王站在大众之前,只是攒眉摇头,连称‘坏极坏极’,却不说出其所谓坏的实例,恐怕那效力会在文章之上的吧。”《捣鬼心传》
(《资治通鉴·公元六八四年》记:皇太后武则天见到这份文告,对左右官员说:“谁的手笔?”,回话:“骆宾王。”
武则天说:“这是宰相过失,一个人有如此才华,怎么使他不能升迁。”)
宋代大儒欧阳修就是大大吃了这苦头。
他平日风节自持,口碑甚好,不料一次却差点栽在他老婆的弟弟薛宗孺手里了。
欧阳修(1007年-1072年)
起初,薛宗孺犯事被人弹劾,他请欧阳修出面活动,希图赦免,而欧阳修却不肯包庇,于是结下仇恨。
薛宗孺苦于抓不到什么把柄,便故意吞吞吐吐地暗示欧阳修有桃色新闻。
好事之徒当然乐意广为传播,一下子传到了中丞彭思永耳朵里。
彭思永早就看不惯这个60岁的古板老头了,他立即通报给谏官之奇。
第二天,之奇上书弹劾欧阳修。宋神宗刚刚接替父位,正打算竖立虎威,决心重办此事。
下朝后,神宗与老臣孙思恭聊起这件事来,这才使事情有了转机,因为孙思恭很不以为然,说道:这是关着门发生的事,是谁亲眼看见的呢?
神宗一下醒悟了,传之奇,又传彭思永,诘问之,俩人辞穷无法解答。
神宗大怒,按诬告反坐律,罢了这两人的官。
另一件很有名的事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国君献公身上,他因为听信宠妃骊姬的谗言,害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骊姬一心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有一天她对太子申生道:“君王梦见齐姜,你赶快到曲沃生母的庙里祭祀一番,然后带点胙肉给国君。”
太子于是照办,不料献公正好打猎去了,太子便将胙肉放在宫中离开了,一直暗中窥视的骊姬趁机下了毒药。
晋献公(?—前651年)剧照
献公回来后,正要大吃一顿胙肉,骊姬冷冷提示道:还是先试试再吃吧。
说罢又拿起酒杯往地下一泼,地下突然隆起一块来。献公惊呆了!这时试肉的狗也呜咽一声倒憋了。
骊姬哭着道:“太子怎么忍心做出这种事来?连自己的父王都想杀害,何况他人呢?而且君王年岁已老,性命就在旦夕之间,竟这样迫不及待!”
这番话真是“钉子回脚”。把太子申生的罪行铆得结结实实,挣都挣不脱了。
见献公还在发呆,骊姬又道:“太子所以要这样做,不过是为我与奚齐的缘故。
我希望我们母子能避难他国,以免太子欺凌。”
太子得到密报,立即逃往封地曲沃,这一逃正好坐实了罪名。
因为谁都会疑惑道,不是你干的,你逃什么?殊不知不跑必死,跑了倒有解释的机会,历史上这类事情多如牛毛。
但这一跑,将献公最后一点疑虑也扫去了,立即将太子申生的老师——还在莫明其妙之中的杜原款杀了。
不久,太子申生走投无路只好自杀了。
其实,不但重臣、太子会被人造谣,就连皇帝本身也同样逃不出谣言的黑影。
东晋第八位皇帝司马昱(320年-372年)
东晋简文帝时,权臣桓温为了篡位到处散布谣言,谣言十分离奇,说皇帝有阳萎症,无法过正常的夫妻生活,所以特别喜欢男宠。
而他喜爱的男宠勾引了妃子,并且先后生了三个儿子。
如果在这三个儿子中建储立王,就会倾移皇家的基业。
绕了一个大圈子,最后终于点了题。一时宫中乱烘烘的,上朝时,群臣们都用异样的眼光盯着简文帝;后宫中也到处有人咬着耳朵,吃吃发笑。
到了咸安元年(公元371年)时,终于把简文帝给废了。
这时权臣桓温才得意忘形地告诉手下亲信道:“简文帝素谨无过,而床第易诬!”
也就是说皇帝其他方面都难以挑剔,只有男女私情之类的谣言,最容易耸动人心,效果最好。
扫描、关注以下微信公众号“百姓智慧门” 浏览更多原创文章
武汉国学商务顾问有限公司(武汉易学大讲堂)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江岸区上海路19号声直大厦c座1802室
邮箱:manzuyr@163.com 电话:027-82761397 13476013916
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1016613号-1